第535章 可以跳过的一章

因为大分封以及高层变动,陈景恪也变得忙碌起来,不得不为此减少了去洛下学宫的时间。

虽然就算没有他,朱雄英也同样能把事情处理好。

可朱雄英已经习惯了,遇到重大事情和他协商。

而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遇到大事陈景恪要是不在,来请他的宦官能把腿跑断了。

不要以为他去了宫里就能歇着。

他不去宫里,躲在洛下学宫,就好似天下太平了一般。

除了朱雄英,压根就没人来找他。

而一旦他进了宫,各种事情就会纷沓而来。

很多不需要他处理的事情,也都会来问问他的意见。

内阁七学士、部堂大佬,更是没事儿也会找事儿来和他聊聊。

尤其是勋贵们,遇到事情不去找礼部,也不是找皇帝,而是先找他商议。

让他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

之前就说过,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启动二次大分封,是为了让老将荣退,给下一代腾出空间。

所以,这次分封的本质,其实就是权力更替。

这可不是某个人从位置上退下来那么简单。

比如徐达虽然已经不担任任何实际职务,可他依然是军方第一人。

因为他的门生部下遍布全军,大家对他的能力和人品也都服气。

这才是他权力的来源。

同理,能走到国家级领导人层面,下面都有一大群人追随。

他们的进退已经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会影响到一大群人。

朝廷必须要安抚好失去主心骨的这些人,平稳的完成交替。

否则如此大规模的更换高层,那就是取祸之道。

不过还好,这次朝廷是以大分封作为利益交换,退出的人非常配合朝廷的计划。

帮朝廷减少了大部分的麻烦。

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敢掉以轻心,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大都督一职交给了镇远公顾成担任。

他曾经是朱元璋帐前亲兵,负责擎掌伞盖,这可以说是心腹中的心腹了。

但他可不只是会当保镖,军事、民政一样很厉害。

在战场上屡立军功,洪武十七年起就镇守贵州,政绩也非常突出。

在职期间,他体恤百姓、平等待民,当地土民对其非常信服。

贵州土人不论有任何矛盾,只要他一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

这些年执行朝廷的教化政策,是各个边境省份做的最好的,成果不亚于沐英和沐春父子。

贵州能这么快就获得治理,他居功至伟。

之前核定军功,他先是被封为镇远侯,后来晋封开国镇远公。

这次权力更替,综合考虑之后,让他来担任大都督一职。

如此,老臣安心,新一辈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当然,让他担任大都督,还有一方面考虑。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大明不会有特别大的军事行动。

更主要的任务,是稳固已经占领的区域。

顾成老成持重又懂民政,能更好的配合朝廷的计划。

耿子茂被调任大都督府,担任水师大将军。

梅殷担任禁军大将军,唐敬业担任骑兵大将军……

林浩调任抚慰部,担任总抚慰大使。

李景隆担任兵部左侍郎,主持兵部工作。

仅仅大都督府和兵部,就有十一位主官进行了交替。

但这还不算结束,新官上任难免会提拔一些自己器重的人上来。

最终会有多少人被替换,还是未知。

除了总部,地方各军也进行了大调整。

比如南洋大将军郭英,因旧伤复发选择退居二线。

他自感时日无多,加之长子郭镇能力平庸,就选择了分封。

他这一系的位置就让出来了。

刘楚才被调去担任了南洋舰队大将军,东海大将军被调任北海大将军。

大明四大舰队,北海、东海、南洋、西洋。

其中南洋舰队实力最强,北海其次,西洋再次,被夹在南北之间的东海舰队实力最弱。

所以这次调动,对他们来说都属于高升。

而他们调动后空出来的那些职务,则由新提拔的人才担任。

说白了,朝廷就是要通过这种频繁的换家,削弱将领对军队的影响。

而且,每个将领的风格不一样,作战思路也不同。

各军互换将领,也可以起到技术交流的效果。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腐的作用。

当然,这种高层互换,是很影响战斗力的。

将领和士兵,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相互了解相互适应。

在战时这么干就是大忌,可现在不是战时,这么做的不良影响被降到了最低。

除了军方,民政系统也进行了一轮更换。

大明建国初期,文武之间相互转换是很正常的,不少武将后来转成了民政官。

这其实不符合大明文武分治的政策。

原则上,军官转民政官,只能往捕快、游檄、求盗这一类转。

是不允许转成主要行政官吏的。

这么做,也是为了防范军方做大。

现在大批武勋转成的民政官被封走,他们空出来的位置,就顺势由专门的民政官来接替。

既完成了权力交替,也解决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相对于军队的调整,民政系统的调整要更加复杂一些,需要考虑的方面也更多。

本来陈景恪是懒得过问的。

朱雄英当了五年皇帝,再加上之前的密奏制度,也是培养了不少心腹的。

这一次正好将他提拔的那一拨人才,给提拔上来。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坐在这个位置上,有些事情他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都求到了他的头上。

关系一般的直接回拒就可以了,可很多熟识的,比如算学圈子出来的,他就不能这么生硬拒绝了。

为了安抚这些人,他可没少头疼。

还好,朱雄英其实也更喜欢偏理科的人才。

他用人的时候会将懂不懂理科,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

倒不是对纯文科生有什么偏见,而是实践证明,学习理科的更注重实际,更看重数据。

做事情也更讲究成法。

基层工作,就需要这样的踏实的官吏。

尤其是大明正处在变革时期,也确实需要大量懂数据的人才。

所以,朱雄英提拔官吏的时候,也顺带考虑到了算学圈子。

其中不少人在这次调动中,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

算是意外的帮了陈景恪一把。

虽然真正的理科还没有完全推广开,但朝廷选人的倾向,已经影响到了读书人。

再也没有人反对算学,而是主动去学习。

讨论算学也不再被视为上不得台面,相反算学好的也同样会被大家追捧。

民间文会上,也会添加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

对陈景恪来说这也是意外之喜,为以后推广理科消除了许多障碍。

说白了,一切都是利益的选择。

言归正传。

有人来找他活动位置,这陈景恪一点都不意外。

让他没想到的是,就连解缙都找人来游说他了。

而且他找的说客还不是别人,正是方孝孺。

这让陈景恪非常惊讶,不解的道:“这时候回来,缙绅到底在想什么?”

南洋那边的学政工作,还没有完全走入正轨。

新的藩属国又即将册封,正是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主持大局。

他这时候要求回来,那就是不顾大局。

别说什么,为啥非要我顾全大局云云。

如果他是普通人,说这话谁也不能指摘什么。

南洋总督学可是一等一的高官,而且搞学政最容易获得名声。

这是妥妥的名垂青史的工作。

如果这还不满足,那也太贪得无厌了。

就算想当更大的官,那也得顾全好大局,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不顾大局一门心思往上爬,这种人能让他进中枢?

方孝孺苦笑不已,他就知道这不是啥好活,换成谁恐怕都会生气。

但作为至交好友,他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找了过来:

“他倒不是想当大官,而是想进学宫。”

“你应该知道,对于一个学者来说,不能进入学宫是多大的痛苦。”

“他在南洋,只能通过报纸和书信,了解一些片面信息。”

“心中积累了无数念头,迫不及待想要表达。”

“他早就想回来了,甚至辞官都要回来。”

“只是顾虑三皇的知遇之恩,加之与你的情分,才按捺住了这个念头。”

“这次也是得知官场大调动,才厚着脸皮让我来找你。”

陈景恪脸色好看了不少,比起贪恋权势,这个理由要容易接受一些。

但他依然很是不满。

还是那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过来说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

解缙处在那个位置上,就有义务和责任,将这项工作做好。

现在工作没完成就为了私人爱好撂挑子,同样不可原谅。

但是生气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他控制住情绪,说道:

“他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朝廷正值用人之际。”

“马上又会有一批诸侯国建成,正需要他效力……”

“你告诉他,一年,一年后将他调回京师。”

方孝孺脸上却没有丝毫喜色,有的只是无奈。

他了解陈景恪,如果继续劝说,不允许回来,那就说明依然会重用。

如现在这般,其实就是放弃培养解缙了。

对此他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劝?劝谁?怎么劝?

劝解缙?当初就劝过了,要是有用他就不来了。

劝陈景恪?算了吧。

不会真以为他心善,就当没有原则的好人吧?

很多时候,陈景恪也是认死理的。

否则,福清公主处死那个管家的时候,圣皇他们也不会如此担忧了。

既然劝不动,何必强求。

都是成年人了,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事实上也确实他所想,陈景恪不打算扶持解缙了。

原本他已经把路给解缙安排好了。

现在的国子祭酒年迈,再有三年就到了荣退的年龄。

到时候解缙携带政绩归来,顺势接任国子祭酒一职。

改革后的国子监的地位等同六部,负责全国的教育工作,端的位高权重。

他在国子祭酒的位置上干两年,正好到了明昭十年,内阁学士换届。

接下来几十年,教育将会是重中之重,他完全可以凭借政绩和相关经验,竞争内阁学士之位。

可是他这次的举动,让陈景恪认识到了一个问题。

解缙虽然不迂腐,但他也有传统文人的毛病。

明知朝廷需要他坐镇南洋,却为了自己的喜好,想要撂挑子。

研究学问,确实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可再光鲜的借口也始终只是个借口,无法掩盖他因私废公的事实。

这种人,怎么敢委以重任?

尤其是在这种大变革时期,关键时刻他要是再碰到自认为更重要的事情,想要撂挑子,不就全盘皆输了吗。

既然他认为研究学问更重要,那就如他的愿吧。

马上派个人去给他当副手。

一年后副手熟悉了工作,就将他调回来。

先去国子监当司业,也就是二把手,等现在的国子祭酒荣退,就让他接手这个职务。

也算是对他南洋督学的表彰。

至于内阁学士换届,他已经被提前淘汰了。

接下来两人都很默契的没有再谈此事,转而聊起了朝廷最近发生的事情。

方孝孺一直都很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是他成为学术领袖,放弃从政那天开始。

就更不想掩盖自己内心想法。

喜欢就是喜欢,接受就是接受,反对也摆明车马反对。

就算是皇帝,也没有办法逼迫他改变自己的意见。

能让他改变主意的,只有道理。

不过还好,对于这次的变革,他是支持的。

大分封的好处有多大,已经无需赘述。

新老交替本身就是革新的一部分,现在无痛无觉的完成,堪称历代绝无仅有。

他甚至自己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盛赞此举开一代先河,必成为后世佳话。

他的说法,获得了无数人的赞同。

就在这时,方孝孺像是想起了什么,笑道:

“你可知,最近江湖上很多人对你颇有微词。”

这里的江湖是相对于朝堂而言的,并不是武侠小说里的江湖,指的是未出仕的读书人群体。

陈景恪笑道:“何止是最近,一直都有人对我有意见啊。”

方孝孺说道:“这次不同,大家是对你最近的一项行政措施,表示了质疑。”

陈景恪思索了一下,说道:“可是人权部?”

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