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夫人你也不想梁国灭国吧

现在萧普贤女的地位非常的尴尬,因为他的丈夫并没有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反倒是传给了小叔子耶律定。

不过更多的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毕竟天祚帝还活着,这皇位就被他篡位的皇叔传给他的儿子,这之间的关系实在复杂。

摄政这个艰巨任务落到了萧普贤女的头上,她也是心里苦。没有学习武则天的心,白得了一份女皇的体验。

按理说如果不是女真人攻打大梁,萧普贤女的身份还只是一个王妃,在家相夫教子,根本就没有机会会过问朝政。

即便是她有政治野心,也没有机会给她施展才华抱负的空间。

这个时候可以说特殊的历史状况,把萧普贤女推到了台前,也推到了权力的核心。

可现在的梁国已经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小国,北有女真人压境,南有赵朝虎视眈眈,稍有不慎都会灭亡。

萧普贤女也是非常用心执政的,她面对大赵的攻打没有退缩和害怕,而是选择有作战经验的大将耶律大石出面打败了赵军,也坚定了北梁的战斗气势。

只是再能干的女人,遇到这种危机危急的局面,她也会犯难,何况是萧普贤女。

她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也没有改变北梁被赵国银国联手灭掉的事实。

可见萧普贤女是一个很有政治才干的出色女政治家,只是她生不逢时,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最后以至于无法解决。

萧普贤女,就像她的祖父母述律平一样,穿上铠甲,拿起了战刀,带着能够拿起武器的人,走进宫墙,面对面地与大赵军队干了起来。

不多时,宋构带着自己的亲卫,缓缓的来到了宫门面前。

映入眼帘的是为数不多的梁军士兵,还有一个穿着盔甲的女将军,看模样却是中年妇人,只不过风韵犹存,还有几分些许的我见犹怜。

宋构笑道:

“想必尊下就是梁国太后萧普贤女,小王这厢有礼了,孤乃大赵国楚王宋构,北征军之监军是也,萧太后别来无恙。”

萧普贤女目光死死的看了一眼宋构,然后怨恨的盯着他身后的人,突然就发现了郭药师和张觉等人。

于是面带讥讽的说道:

“我还以为赵军长了本事呢,没能在前线打败耶律大石,反倒是靠着叛徒和小人耍些阴谋诡计,这也只有背信弃义的赵国才能干出来这种事。”

宋构笑道:

“自古以来都是成王败寇,史书皆由胜利者书写,千年百年之后,人们只记得是大赵国的楚王拿下了幽州城,夺回了汉人的遗憾。

至于其中弄了些什么手段,只不过是败者遗憾退场,胜者拿走一切。

而我赵国的史书只会书写,我大招堂堂正义之师讨伐不臣,驱除鞑虏,恢复幽燕罢了。

汉人的江山丢了一百多年,总该拿回来才是。”

萧普贤女脸色变得更加幽怨,只是目光冷静的看向了郭药师和张觉,冷冷的问道:

“我大梁国待你二人不薄,当年若不是先帝奉命组建怨军,恐怕你二人就算不是饿死,也早被女真人给杀,为何今日要叛出我大梁。”

郭药师脸色平静的说道:

“大后,若是大梁真的器重我等,也不会对我们如此提防了,李处温一个宰相都被你们处死了,更何况我们这些边关将领。

我们汉人永远都得不到你们契丹人的信任,只怕我们不动手,估计也会落得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不管是福是罪,还是背负骂名,我郭药师一人承担,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大梁先不仁,那休怪末将不义。”

宋构哑然失笑,然后缓缓的拍了拍手,随即有人从后面把几个头颅都丢在了地上,无一例外他们额头上都插着红翎。

萧普贤女的瞳孔一缩,然后惊惧的看着那几个亲信,身子更是颤抖不已。

宋构笑道:

“萧太后想拖一些时间等大军回援,本王倒是没有意见,可本王还忙着收复其他城池呢,实在是没有功夫陪你们胡闹。

本王只给你们一盏茶的功夫,是战是降,快做决定。

你身为梁国的太后,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威信,本王也愿意给你们一条活路,只要你好好配合本王拿回属于我大赵国的幽云之地。

本王就帮大梁国活下去。”

萧普贤女心中就像是被打翻了醋瓶子,心中是百味杂陈,不知所言。

当她看到自己派出去的信使被斩首那一刻,就知道幽州城完了,或许大梁国也完了,生死只在对方的一念之间。

顿时有些期期艾艾的说道:

“楚王真以为吃定了我们大梁国不成?且不说外面还有耶律大石和萧干十数万大军。

我大梁国的国主还有先帝立马就会带着5万精骑杀奔幽州城,到时候你们这点人马也休想逃出大梁国的腹地。

楚王殿下自以为胜券在握,却不知道自己登临死地乎?”

这个女人还真的是聪明,死到临头的时候还不愿意威胁宋构一把。

宋构轻笑,随即把目光看向了郭药师,然后询问道:

“这耶律大石可有十数万兵马?”

郭药师如实的说道:

“回楚王的话,五万上下,耶律大石只能调动这么多兵马,再多的话,其他城池可没有兵马把守了。”

萧普贤女更加怨毒的看着郭药师,此人已经把大梁国看透了,肯定是早已把大梁卖得个干干净净。

她一时糊涂还想着反过来威胁一番,没想到老底被人家掏空了。

然后她就听到一个更让人恐惧的消息,只见楚王又道:

“耶律延禧和耶律定怕是来不了南京了,他们这五万骑兵注定要困死在夹山。

银国的皇帝完颜阿骨打都亲自出马了,女真人更是布下的层层防线,怎可能放过耶律延禧?”

闻言,萧普贤女身子一软瘫倒在地上,然后颤抖的问道: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然后她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对方好像说过要放自己一马。

她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的溺水女子,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既然楚王殿下想要我用燕云十六州换取我大梁国苟延残喘之机,那想必有什么法子,还请楚王殿下全盘托出,若是这法子可行,本宫愿意拱手让出城池。”

有些事情瞒不住天下悠悠之口,反而不如光明正大,宋构幽幽的开口说道:

“相对于擒获敌国太后而言,我赵国更想拿回北方的屏障,当初起兵之时就与邻国约定,我大赵国负责夺回燕云十六州。

双方早有约定,大梁国必定灭国,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必定留下一切生机。

本王心中就有了一个假设,大赵天降神兵突袭幽州城,经过一番苦战,顺利拿下幽州城。

大梁国皇太后仓皇出逃,为了暂避锋芒,带着契丹百姓还有不少士兵将领一路往西域逃去。

从此在西域建立了新的大梁帝国,在大将军耶律大石和箫干的帮助下,立足于西域,成就的梁国之名。

从此励精图治,重铸的大梁国之荣光,恢复了萧氏一族的名誉,而太后萧普贤女拥有重铸梁国之名,作为天下契丹人的英雄,名垂青史,可歌可泣。”

箫普贤女愣住了,没想到对方居然画了这么大一张饼,虽然奋战了一晚上,还没用早饭,她就感觉肚子有点饱。

就在她一愣神的功夫,心中还在思考着这样做是否妥当的时候。

只见咱们楚王殿下又侃侃而谈的说道:

“当然,本王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由于赵军攻破幽州城,消息传递不及时,前线的耶律大石有没有办法回援。

于是走投无路的萧普贤女皇太后,只能北上去投靠先帝耶律延禧,眼下的办法只有逃避。

萧普贤女把天祚帝想得过于理想化,以为对方会以大局为重。

结果耶律延禧为了泄愤,竟然惨将自己儿媳残忍杀害,大梁国又爆发内乱,随后耶律延禧也被女真人给俘获。

而南方,耶律大石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遇了北伐军和北征军的前后夹击,顿时全军溃败。

赵国在付出了一些代价之后,全歼了南方的梁国部队。

自此以后,契丹人彻底灭族,而萧普贤女,耶律大石,萧干等人成为了大梁国的罪人,就是他们害得契丹人亡族灭国。”

咱们楚王殿下说话的语速并不快,却让梁国的皇太后萧普贤女如坠冰窟,仿佛被人掐住了脖子说不出话来。

“不会的……,父皇怎会不顾大局,我们不是把皇位都还给了他儿子吗?当初兵荒马乱,若不是我夫妻二人维持大梁国,恐怕人心早就散了……我等甚至不敢将位置传给自家儿子,怎会如此。”

楚王殿下魔鬼般的声音又传到了她的耳边,随机诱惑般说道:

“夫人,你也不想你丈夫留下的梁国就这样灭国吧?

这可是契丹人八九代人的心血,也是箫家人世事代代守护的梁国,自从你们萧家人追随耶律阿保机到如今,难道非要梁国完在你萧普贤女手中。

本王再教会你一个道理,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只要契丹族还在,何愁不能在西域闯出一片天地来呢,而你的儿子也能在西域登基,成就正统之名,以后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呀。”

萧普贤女心动不已,却有些害怕赵国出尔反尔,食言而肥。

顿时高声问道:

“本宫又该如何信你,若是本宫拱手让出了燕云十六州,事后赵军再反悔,那本宫不就是后悔莫及了。

再者说了,你大赵还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把整个大梁国搬空不成?”

宋构便道:

“除汉人之外,所有的契丹人奚族人大梁国皆可带走,除却自己的家财之外,不可拆毁一砖一瓦,不可无故损坏家用之物。

无法带走之事物,皆视做我赵国的战利品,例如幽州城,本王可以给你们一天的功夫带走自己的东西,超过一天还逗留幽州城,则视为自愿加入我赵国。

当然,本王的士兵会在五里开外护送各位前往西域,只要梁军老实一点,我大赵绝对不会节外生枝。”

萧普贤女一时间愣住了,不是赵军的条件太苛刻。

反而是好的有些过分,导致她有些不敢相信

顿时,她好奇的问道:

“那赵军能得到些什么?你们赵国千里迢迢来到这里,难道不想抢一些战利品?”

宋构笑道:

“本王也并非短视之人,等到大梁国灭亡之后,那凶残的女真人一定会盯上我们赵国。

不管是建立一道北方的屏障,还是为女真培养一个潜在的敌人,梁国可以被削弱,却不能被灭亡。

毕竟我们赵国虽大,也不想以一己之力独自对抗银国。

你们可以视其为一种交易,不是赵国而放过了梁国,而是赵国放过了自己。”

就在楚王侃侃而谈的时候,郭药师愣住了,他没想到楚王居然有这样的远见。

只有他这种切身经历过女真人凶残的大将,才会明白北方的敌人究竟有多么凶残,那种深深的无力感让人如坠冰窟。

就算是他的常胜军也是败多胜少,楚王有这种先见之明,确实是怀揣着明主之资啊。

大赵有如此贤王,何其幸也?

其他常胜军的将领看到这一幕,也觉得楚王实在不凡,深谋远虑啊。

……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性子本来就是坚毅果敢的萧普贤女,在打破了对耶律延禧的幻想之后,终于是认清了事实。

至于那些顽固和不听号令的贵族,她没有去多管闲事,迅速的在皇宫中收拾着行囊,然后带着为数不多的士兵去幽州城到处宣传。

随后有不少契丹人被说动,他们纷纷前去收拾行囊,经过半日的功夫,就带着大批的行李缓缓的走出了幽州城。

旁边的赵军士兵并没有插手此事,只是缓缓的目送他们出城。

然后咱们楚王又下令,让郭药师派一支兵马护送这些人前往西域,若是发现他们有改道的心思,立刻格杀无论。

……

看到契丹人同胞并没有遭受赵军的肆意虐杀,大部分契丹人人开始背起行囊,跟着朝廷远去。

甚至还有少部分汉人想要追随大梁国,可惜遭到了赵军的拒绝,也遭到了契丹人的拒绝。

只剩下少部分契丹人和汉人留在了幽州城,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是觉得故土难离,不愿意背井离乡。

还有一部分是觉得赵军的表现不错,与其跟着毫无前途的大梁国,还不如留在当地混吃等死,说实话,楚王的军队军纪折服了大部分的幽州百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