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却是坐蜡了:
被朱桢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一锅给端了!
倒是胡惟庸没有后裔在凤阳,因为他只有一个儿子,舍不得放在远方,需要带在身边。
倒是让他逃过一劫,不用向他最恨的人楚王低头。
也正因此,胡惟庸才能说出这个办法。
反正又不用他去…
而沉默许久之后,冯胜嘴唇干涩,看了眼胡惟庸:
“胡相,只有这个办法了吗?”
众勋贵齐齐看向胡惟庸,露出希冀的目光,很想让胡惟庸再想一个办法。
毕竟,向朱桢低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啊!
胡惟庸见众人这副表情,当即沉吟起。
背着手来回走动片刻。
忽然,胡惟庸身形一顿,眼神一亮,陡然抬头看向众人:
“真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众淮西勋贵齐齐问。
“韩国公!”胡惟庸嘴角咧开,说出了三个字!
淮西勋贵们也瞬间不困了,个个眼中爆发神光…
时间回到下朝之后。
乾清殿内,朱元璋脱掉龙袍,甩掉靴子,一屁股坐在台阶上,眼神幽幽:
“老大,你看到了吗,咱被逼宫了?”
朱标沉默:“儿臣看到了!”
“有何感想?”朱元璋问。
朱标沉默一会,低语:“憋屈!”
“体会到了啊!”朱元璋眼神幽幽:“所以,朕现在明白咱为何如此急着磨炼你那些弟弟们了吗?”
朱标如何还能不明白:“父皇是想让弟弟们快点成长起来,好接替那些勋贵的位置,
往后不用再受人掣肘。”
“还有吗?”朱元璋再问。
朱标想了想,回答道:“还有,只有咱们朱家自己人才是一条心的,其他人都是靠不住。”
朱元璋眼神伶俐:“说的对,所有人靠不住,咱们朱家的天下,唯有靠自家人才能守住。”
“包括今日配合咱解围的刘伯温。”
朱标脸色微变:“父皇,这…刘夫子不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吗?”
朱元璋看着朱标:“老大,你说为何凤阳出了那么大的案子,而咱设立的监察御史台一点反应都没有?”
朱标脸色微变。
朱元璋自问自答,冷笑:“因为他诚意伯刘伯温没有诚意,他让咱非常失望,
凤阳案是由你弟弟老六楚王揭露的,
而不是咱设立来监察天下、监察百姓、监察勋贵的御史台揭露的!”
朱元璋语气铿锵:“而他今天之所以配合咱,还是咱主动让人找到他,他才配合咱的…
不然你以为他会站出来?”
从朱元璋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对刘伯温极其失望。
朱标脸色变换不定,许久之后苦涩一笑:“父皇,难道这天下就没有正直之臣了吗?全是奸臣当道吗?”
朱元璋想了想,这样回答朱标:
“标儿,你要明白,如今咱大明中枢官员大都是前朝遗留…
能从前朝经历乱世活到咱大明朝的官员有几个是好官的?都是奸猾之辈啊!”
“这一代忠正之臣全都死了,死在了元庭的祸害之下啊!”
朱元璋唏嘘不已:“而这也是咱为何不开科举,设立国子监的原因之一!”
“这些年还好了,有一批国子监学生可以用,他们都是咱培养出来的,相对要忠正一些,如那铁铉…”
“至于外界那些企图通过科举一步登天,来给咱指点江山的庸碌读书人,咱不屑!”
朱标恍然大悟,真的瞬间明白了自己父皇只开了一次科举后,当机立断就放弃了科举的原因。
除了南北差距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乱世中活下来的读书人,都是奸猾之人。
他们历经了王朝更替,对大明朝没有那么忠诚。
唯有等新生代读书人出现,他们从小都长大于大明疆域,受到大明的庇护,才会对大明忠心耿耿,
而不会眷恋前朝。
明白了,朱标一切都明白了。
“.~儿臣多谢父皇教诲,儿臣受益匪浅!”朱标恭恭敬敬的躬身行礼。
朱元璋见状,麻木的脸颊上扯出一个笑容:“老大你明白就好!”
说罢,朱元璋转回正题,眼神幽幽:
“所以,咱这御史台算是彻底废了,咱想重新设立一个机构,让他们做咱的眼睛,帮咱监察天下!”
朱标抬头:“父皇你…你要重设检校?”
朱元璋嘴角勾起笑意,摇摇头:“不…不叫检校,叫…锦衣卫!”
轰隆!
朱标心神震动,欲言又止。
朱元璋看出来了,抬抬手:“老大,你还没看明白吗?如今这天下,咱们爷俩就两双眼睛,
能看到多少
地方?”
“怕是连京城这一亩三分地都看不完吧?”
“所以,咱们爷俩需要更多的探子、眼睛去帮咱们看看这个世界的本质。”
“这样以来,往后还有谁敢蒙蔽咱们爷俩呢?”
朱元璋眼神灼灼:“放心吧,老大,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
朱标心累得厉害,但暂时也没说什么:“父皇还是多考虑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