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守陵人

侃侃而谈之间,曹七七登上了台基,台基后有一条御道,道路的尽头是一个方形月台,长约38.47米,月台上的须弥座中央即正圆形宝顶。

“前面就是宝顶吧”

“看样子是”

“感觉和泰陵与崇陵大相径庭啊”

“就这么光秃秃露在外面?”

“没了宝城感觉怪怪的”

“同学们,前面的就是道光皇帝的宝顶了,别看宝顶如此朴素,但是他的建造却是顶级的”

曹七七的话引起了众人好奇。

“就这儿?还顶级?老妹儿,别以为你长得卡哇伊就可以乱说,小心我告你毁谤”

“就是,这啥也没有,完全没有大清坐馆扛把子的比格”

“所以说,人丑就要多读书”

曹七七嘲讽了一句,缓步来到宝顶近前,手抚摸着宝顶石壁说道:

“看到了什么吗?”

随着镜头拉近众人后知后觉:

“石头的?”

“恭喜你,回答正确”

曹七七说道:“道光宝顶的外壁采用的是‘干摆墙’的制造方式,这是传统建筑中一种顶级制式”

“干摆墙?”

对这个词,几乎大都十分陌生。

“你们不知道很正常,以前我也不知道”

曹七七手抚摸着宝顶石壁,手指划过着每一条细微的缝隙,现场教学到:

“干摆墙,又叫水磨砖墙,它采用的是‘磨缝对接’砌法,这是一种十分讲究的墙体做法,对砖的材质要求极高,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每一块砖经过精心打磨,每个棱角都要整整齐齐,砖与砖之间的立缝与卧缝几乎严丝合缝”

通常用于官式建筑的墙体下碱或重要部位,重要的建筑也有“干摆到顶”的做法。就比如面前的宝顶。

古代传统建筑的墙体有很多类型,比如:干摆墙、丝缝墙、淌白墙、糙砖墙、碎砖墙、石墙和土坯墙等等。

“由于古代工艺不够,所以砖就显得异常珍贵,直到明代,真正意义上砖砌墙体才算普遍。”

说着曹七七用手拍了拍宝顶上方:

“像这样,干摆墙中干摆到顶的做法更是顶级工艺,每一道程序都要求十分严苛”

第一步:弹线、样活;

就事用墨线弹出墙的长宽高及八字的形状位置等。

第二步:按照砖缝的排列形式(如:一顺一丁或三顺一丁、全顺式、顺丁相间式)进行试摆即“样活”。

第三步:摆第一层砖、打站尺。

就事要磨砖干摆、砖的后口要用石卡垫在下面,即“背撒”。

背撒时要注意,不应有‘露头撒’‘落落撒’,一定要有‘别头撒’。

至于什么是露头撒、落落撒、别头撒,别问,问就是窝布吉岛。

曹七七继续绕着宝顶转圈踱步:

“第四步就是:背里、填馅”

墙外皮干摆,内里用糙砖和灰浆砌筑,这种做法叫“背里”;

墙壁内外皮皆干摆,中间空隙用糙砖填充,这种称为“填馅”。

在这个过程中,高度尽量与干摆保持一致,同时背里与填馅砖要与干摆砖留有一定的“浆口”。

第五步就是灌浆、抹线。

灌浆通常桃花浆或生石灰浆。

眼瞅直播间众人又要开口,曹七七抬手示意:

“打住,我懂,你们不懂”

“桃花浆就是白灰浆+好粘土浆,比例在3:7或4:6”

其次灌浆分三次,第一次叫“半口浆”、第三次叫“点落窝”,第二次叫自己悟。

第三次灌浆后要用刮灰板将浮在砖上的浆刮去,然后用麻刀灰将灌过浆的地方抹住,即“抹线”,又叫“锁口”防止上层灌浆往下窜而撑开。

注意:在第一次灌浆之后,要将砖的上棱高出的部分磨去,这个过程称为:刹趟。

然后第六步就要开始:逐层摆砌

摆砌时“上跟绳,下跟棱”,干摆墙要“一层一灌,三层一抹,五层一瞰”。

最后一步就是打点清洗:

大致分为:漫干活、打点、漫水活和冲水,四个过程。

将砖与砖接缝处凸出的部分磨平,称为漫干活;

用砖面灰(砖药)将砖的残缺部分和砖上的砂眼填平,叫打点。

沾水将打点过的地方磨平,再沾水把整个墙面揉磨一遍,使墙体外表色泽质感保持一致,这个过程叫漫水活。

“冲水是最后一步:就是用清水与毛巾、刷子等将整个墙面统一清扫干净。”

说着曹七七指了指面前的宝顶外壁:

“道光的宝顶围墙大致保持了磨砖对缝、干摆灌浆的工艺,但不同的是它改变了传统筑墙做法中上身糙砌灰砖刷红浆、下肩干摆的做法,算是一大创新,而且工艺十分精湛”

“啊,差点忘了这个”

曹七七忽然转身,来到宝顶月台边,指着脚下的巨石:

“这种巨石叫混沌阶石”

“按清帝陵建制:寻常的台阶下面铺设的全是垒砖,上面放置大约20厘米的长条石,但是道光皇帝取消了垒砖这一做法,全部改用一整块巨石,还别说看上去十分大气”

曹七七跳下来手摸着嘴巴仔细端详了一眼:

“就是有点劳民伤财”

不经意间抬头,曹七七看到了宝顶上方的散水渠道:

“啊,对了,吸取了东陵漏水的教训之后,道光皇帝慕陵的排水工作做得十分细致,大家看上面的散水渠,有了这个可以说慕陵基本无忧”

“那慕陵的地宫呢?”

“要进地宫了?”

“重头戏来了,小萝莉最终还是要对道光地宫下手了吗?”

曹七七呵呵一笑,重新走到宝顶前指着下方:

“这下面就是地宫,据记载,慕陵地宫没有琉璃瓦顶,仅用青白石条合龙券顶,上覆城砖,再上覆三合土即为宝顶。而且地宫刻意求简,为五券二门:隧道券、罩门券、门洞券、梓券和金券,仅仅相当于皇后地宫的等级。”

“道光皇帝咋想的?”

“祖制难为,而且生不逢时”

“道光帝:我太难了”

“道光:呵呵,你懂你来”

“砖家:拿来吧你!”

吵吵闹闹之中,忽然有人说道:

“小萝莉,不好了,据说有一伙盗墓贼盯上你了,你要小心啊,他们正朝你这里过来”

“纳尼?”

“卧槽?”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我隔壁大姨的二姑的表妹的堂弟的亲儿子的六姑的姨妈在路上开了一个早餐车,那些人鸡蛋灌饼的时候无意中听到的”

“卧槽....你这家里关系属实有点乱”

“那些都不重要,小萝莉,你快跑吧,据说都是一群穷凶极恶之徒”

“报警!必须报警!!”

“小萝莉,别头铁,快跑吧!”

众人纷纷劝曹七七赶紧跑路。

曹七七也有些蒙:

警察叔叔没来,万万没想到居然找来了盗墓贼,大过年的,你们也太敬业了!

“没事”

曹七七摆了摆手:“周围还有守陵人呢”

“守陵人你们知道吧”

“听说过”

“就是清西陵附近的几个村”

曹七七缓步走下月台:“比如忠义村、凤凰台、太平峪村、五道河村”

“忠义村,始建于1723年,是太妃园寝内务府营房,至今已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

凤凰台村始建于公元1730年,是乾隆生母的陵寝—泰东陵的守陵村,距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

太平峪村位于易县县城西30华里,全村共10华里,共分为15个自然庄。

“五道河村位于清西陵泰陵中心。”

清西陵守陵人的初始形成,始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修建泰陵,便在西陵梁各庄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一泰宁协,自此西陵的守卫管理人员正式进入陵区。

清政府逐渐把这里的十九个自然村庄迁出他们所划分的禁区之外,然后就从满族发源地东北地区、北京皇城地区、承德避暑山庄地区和东陵地区调拨大批满族人在这里建立陵寝机构,从事陵寝的祭祀、保卫、维修等工作,因此形成了一整套庞大的、健全的守陵队伍,这些人员的职位不同,分工不同,待遇不同,各司其职。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改泰宁协为泰宁镇,设在梁各庄村,主要任务是守卫陵区安全,由总兵、副将、守备、千总、把从雍正八年初设到乾隆初期逐渐完善,形成定制。最高长官是陵寝守护大臣,设两位,分驻东府和西府(现在西陵中学所在地),总理陵寝的全部事务。

其职责是监管督査陵区一切事物,有权直接奏报皇帝。凡守护大臣均是宗室成员,下设承办事务衙门,作为守护大臣的办事机构。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乾隆皇帝命贝勒允袆、妻苏,公弘眺为陵寝守护大臣,总理西陵陵寝事务。

清廷对西陵的守护管理极为重视,皇帝亲派王公贝勒一人赴西陵守护,每三年更換一次,不是一成不变的。

“嘉庆六年,守护陵寝王、贝勒、贝子、公本无定额,亦无一定年限,但伊等守护念旧,亦应量为更换。”“嗣后守护陵寝之贝勒、贝子、公等名笺,侯朕酌量更换”。

清政府为了保证西陵的安全,还不断的大量补充兵力,添设兵员,严密守卫在陵寝周边。“雍正十一年二月,兵部议覆,直隶总督李卫疏言、易州地方恭建万年吉地原设易水营都司一员,把总二员,马守兵二百三十七名,不敷差遣,请添设中军千总一名,马兵十名,守兵四十名。”

乾隆元年,设立“泰陵承办事务衙门”。

泰陵承办事务衙门就是守护大臣的办事机构。所管事宜是:“承办奏折等事。管理礼、工二部、广恩库侍卫等官,兼管辖内务府总管衙门、八旗驻防总管等处。”具体负责与朝廷之间的公文往来等文案工作,设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笔帖式四人。该衙门设在风凰台村,其衙署机构设置非常严格,房屋的大小和位置要根据其官位大小分配。

慕陵所设陵寝机构的官员一部分来自清东陵,

这是因为慕陵是从清东陵拆迁到西陵境内的,幕陵在拆迁的同时,将所属机构的人员一同搬迁到西陵。至今,慕陵陵寝机构的名称还保留东陵陵寝保护机构的称谓,如慕陵内务府称大圈,慕陵妃园寝内务府称小圈。

满族守陵人的到来,把满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婚嫁风俗,礼仪交往,娱乐活动带到了西陵,他们生活在西陵这个封闭的大环境中,在几百年和当地风土民情融合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时至今日,仍然保留有独特风俗习惯的特殊群体一一守陵人。

Ps:感谢:粪花涂墙、书友2017***0004、书友2021***3852、书友2019***0544,投的票票,今天去打了疫苗,大家没打的如果可以一定要打,毕竟安全第一,尤其是即将开学的同学们,一定要抓紧时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