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不过才刚刚讲一个开头,各朝代百姓就被牢牢的吸引住了。
他们本以为,天幕这次讲的总该是士人家族了吧。
结果……
别说是士人了,衣食无忧都算不上。
还是在战乱中长大的。
就,啥也不说了,特别有代入感。
都是穷人,都是农人,都不富裕,都想砸锅卖铁养孩子。
但一想想自家娃。
不少人叹气。
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家傻大儿啊。
当然,也有不少教育学家被那个“免费食宿”吸引。
后世为了收学生,已经这么狂野了吗。
食宿免费什么的,他们这个时期简直想也不敢想好嘛。
秦朝。
嬴政看着天幕,也在思考。
天幕后世跟他大秦走得可不是一个路子啊。
他大秦“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
《商君书》上怎么说的来着,“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
天幕在的后世,倒是用尽了办法,让百姓们能够习文断字。
索幸,始皇也早有察觉,自天幕出现后,“疲民五术”怕不是也早已不适用了。
有的时候,及时止损也是一种智慧。
想着,嬴政就想笑。
讲真的,他还真有点同情他老祖宗秦孝公了。
太惨了。
唐朝。
二凤听着,只觉得无比心动。
他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方法,专门给宫中培养一批女医,给他家观音婢和长乐好好看看。
这几日,连续找了许多大夫的李世民,也算是充分认识到了,没有女医的不便。
不过,还是要感谢虞姑娘的,也不知道是什么药,观音婢用过之后,也确实觉得好受许多。
若是能再交换一些就好了。
李二凤越是想,思维越是发散。
只是没多久,又被天幕的声音叫回魂了。
……
[李振声参加了高考。
结果自然是不错,他凭着自己出色的成绩,成功考上了山东农学院。
也成为了十里八村内唯一一个大学生,他的人生轨迹也从此改变。
后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李振声也不犹豫,直接选择了“小麦专业”。
大学期间,他学习刻苦,能力也出众,学习成绩更是不用说,也小小做出了一番成就。
大学毕业后,更是成功进入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室。
但是说,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地方有多厉害。
但我如果说,中科院一直都是我国所有科学研究工作者们的理想殿堂。
更是出了无数在各界都了不得的大人物。
我们现在在说的李振声院士算一个,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袁隆平院士也在这里深造过。
袁爷爷可是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
还有就是,在我国03年非典,19年新冠,两次疫情都挑起大梁的领军人物,2020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钟南山院士,也在这里深造过。
还有……]
伴随着天幕一个个名字说出,各朝代众人的表情更是逐渐从 (°_°) 变成了∑(??д??lll)。
这到底是什么大佬学院,这一个个的,要不要这么卧虎藏龙。
明朝。
朱元璋听着听着,已经成功从不以为然到惊讶到震惊再到麻木了。
这后世人才是不是有些太多了点。
听听,听听,这一个个的都是“xxx领域之父”,获得过“xxx领域”荣誉。
而且,天幕有一句话让他十分关注。
19年疫情,他记得,虞姑娘所在的时间,应该是2023年。
这才几年,疫情的阴影那么快就过去了吗。
还是说,这个疫情没那么大……
但也不对。
疫情问题,无疑是每个帝王都关注的。
但天幕今天所讲同样重要。
后世成功的经验。可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纠结,犹豫。
就恨不得天幕能把每个提到的院士都详细讲一遍。
若真如此,也就不用那么纠结了。
……
[总而言之,这样对比下来,大家也应该知道,当年能被分配到中科院的李振声是有多厉害了吧。
但后面,有一件对于李振声本人而言,十分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他被调到了栽培组。
相信大家很疑惑,栽培组又是个啥。
这里简单说明一下。
当时的实验室分为总共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遗传组、生理组和栽培组。
前两个不细说,主要说栽培组,这一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土壤种植,同时还要搜集杂草资料。
现在问题来了,李振声擅长的,可是小麦种植啊。]
各朝代众人:??!
“这不乱套了吗。这可是未来的中国什么小麦之父,这天赋不就浪费了吗?”那人已经听如入了神,早就把自己带入了那个家境贫寒,但努力向上的李振声,闻言顿时急了。
旁边的人倒是勉强淡定。
“你快听天幕的语气撒,这肯定是一件好事啊。”
这么长时间下来,他们对虞美人还是有了些了解的。
这要是坏事,天幕哪可能这个语气嘛。
“也…也是。”把自己带入进入的人想了想,也觉得有些道理。
但到底还是要疑惑,这杂草跟小麦,能有关系吗。
难道……是积攒经验?!
不然还能是啥。
……
[对此,年轻的李振声虽然心态有点小崩,但又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并且很快做出了成绩。
你敢相信,一个学习小麦种植的人,最终在整理杂草的工作上屡创新高。
不仅分辨出八百多株野草的种类,还对它们的习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了解。
只能说,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优秀。
但李振声的理想终究不在牧草这一块,25岁的李振声放弃了中科院的高薪待遇,被调到了陕西杨凌。
转机也很快出现。
1956年,中国农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小麦条锈病大肆蔓延,大大降低了粮食产量。
那时候,条锈病严重到什么程度。
当山东遭遇“条锈病”危机时,尽管当地的科研人员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国家也努力救援,但蔓延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失控的程度。
当时良种研究的速度,根本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
但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很快,李振声就盯上了地上的杂草,觉得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