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替罪羔羊以女易子;将计就计双方和谈(二)

第一八一章:美人计宝瑢走西海;连环谋贾璞镇京师(四)

即便这会子群臣觉得皇帝去看农田有些个小题大做,可还能怎么办呢?只当和谈后,皇帝一直不大对头。如此只能听之任之,好在出门不用自己随行,苦恼的事情就由卫老王驾担着罢!

雨村一听皇帝要去看农田,不由心里一叹,宝兄弟真真神人啊!他怎么就能想到皇帝会出来呢?又特意留下一块儿泛青的没收。就是不知道那婆子能不能说错话了。不过既是宝二爷看中的人,想来是不会差的,如此一想,雨村带路倒也精气。能坐了皇位,自然也不是简单的,眼见雨村精气十足,皇帝心情大好。憋闷了快一年,许是就要得个好消息了。

屯田司的官员见皇帝重视自己部门之事,也很欢喜,寻机会,还要进谏一回,这样种植办法要是成型的话,无饥馁矣!皇帝暗里又问了一回,做到心里有数。如此不在多说什么,只等到了再细看。

到了田间地头儿,卫老王看了一回,不由笑道,“看来耕田者必是外行,居然空出如此之多,真真害苦了这上等良田!”

屯田司忙道,“卫王千岁看错了,这可不是空置的。”说着话,屯田司的人拿个木棍轻轻拨动。一尾尾鲜鱼跳腾起来。xizu.org 柚子小说网

卫老王皱眉道,“想不到真有人把鱼养在田里。”(多数认为田鱼明朝有,清末基本成型。)

屯田司忙道,“而且这鱼还不小,稻米长势也好,前两日我细数一回,每穗要比寻常人家的穗子,多上五至七粒不等。即便不计鱼获,只看稻米,去除空余之地,平均每个穗子也要多三至四粒。”皇帝点点头,赞了一回屯田司做事细发。如此能否增产便一目了然了。

屯田司被皇帝一赞,愈发欢喜起来,又道,“此法不仅仅得粮米,收鱼获,还可保障夏日至初秋的菜品。”

卫老王一听也来了兴趣,忙问道,“如何保障,眼下怕是看不出罢!”屯田司又得卫王询问,愈发欢喜,蹲在地头儿,一样样说起来。绘声绘色,有条不紊。要是宝玉在此,都要佩服一回。一个立体农业居然能比评书说的精彩。

当日见倪二置办田产,宝玉便活了心,想着置办一块儿,假如自己不在了,也好留给巧姐。也算多给她留条后路,万一自己不在了,还要指望刘姥姥护着巧姐呢,自是不想她纺纱织布度日的。后来宝钗帮着湘云置办酒宴,请大家吃螃蟹。宝玉又受到启发了,稻田养蟹既是不错,那么养鱼呢?种菜呢?如此一来,立体农业就算上了正轨了。把个倪二羡慕的不成,好在茜雪那边青菜需求量极大,不然倪二怕是就要换产业了。

即便眼下自己活着,还是按照当日的想法,把这块田作为谢礼,给了刘姥姥。那天宝玉带走巧姐,留下地契。次日刘姥姥一家就找过来了。等见了倪二,狗儿心里又明白了几分。倪二得宝玉的话,又听他赞刘姥姥重情仁义。如此也不怠慢,把宝玉留下的话,一点点说给刘姥姥听,教给她如何这样种地。

眼见粮食真的增产,宝玉才托雨村把消息上达天庭。原本想着屯田司的人来看看就不错了。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赚个九品官儿什么的。谁想到皇帝亲自来了呢。

屯田司的人虽是说给卫老王听,可实际上皇帝听的也是很明白的。如此亲自看过后,很委婉地对屯田司表态,此田的东家,愿意不愿意去屯田司供职。卫老王和屯田司等人还能不明白了?什么供职,就是皇帝看上人家种地的法子了,准备有偿交换。给你个小官儿,你把种地的办法奉上来。屯田司领旨,自己去办事。皇帝由为了陪着继续看。

此时狗儿已经南下,此处有倪二在,他走的倒也放心。要知道,这倪二也是见过世面的。可再见过世面,一听地种的好,就要给官儿,他心里也淡定不下来。心里想着王家好命,得宝二爷青眼。要知道,这几十亩地一直是自己打理的。王家过来干捡便宜。

倪二都想不到,刘姥姥能想到了?别说想到想不到,而是根本就没敢想。仔细问了几回,一见是真的,这才欢喜起来。只是又愁板儿太小。好在这板儿读过书,又得了宝玉的话肯下功夫。田间道理讲的明白,如此屯田司都喜欢起来。皇帝跟前儿美言起来,板儿破例入部学习,顺带传授。

看着欢欢喜喜远去的一家人,倪二嘴巴张了多大,直到他媳妇唤他,才回神过来,又叹道,“那王短腿真也好命了。”

他媳妇笑道,“你不好命?千万别不知足!没见了贾家?这要是没宝二爷在的话,还能看了?”

“你看的比我清!”倪二说着又叹了口气,“可那官职也是实打实的啊!”

他媳妇道,“不然你追了上去,说着地是你种的!”

倪二笑着摇头,“我虽是泼皮出身,但对不起朋友的事不做,难得宝二爷看重我,许下事来,自是要做好的。”

“这才是了。”他媳妇说着又叹道,“不过那个官身子,也却是让人眼红!”说完了见倪二在笑,自己也笑了起来。

宝玉晚上得了雨村的话,没想无心插柳柳还成荫了。不由欢喜一回,却也不敢大意,这两天可是到了关键时候。哪怕一点子疏忽,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卫老王特意召唤宝玉过去一回。宝玉心里也没底,可还是硬气地道,“兵马司的人咱们节制,事情必成。”卫老王也明白这点,等宝玉离开后,亲自造访北王府。当然了,话也没多说,吃了杯茶,便回了。

次日早朝,神威将军家率先发难,言说贾雨村所察粮道之事不妥。雨村也是不急,只说既是人犯在押,事情早晚能明白,眼下放榜才是头等大事。群臣听了这才想起来,闹了几日了,还没放榜呢。忠顺王爷暗自点点头,意思明显,今日就是今日了,即便放榜后,贾家的事也要说。

礼部宣读了榜,皇帝象征性的问了一回,又说有无奇才。也好直接录用。以举人身份做官,不用会试了。(据说清朝时候着名诗人赵翼便是这样的,后来他悄悄参加科考,还得了第一名,可惜乾隆看着不爽,没点状元,把他压成探花。)

礼部官员听皇帝询问,回说并无奇才,不过宁国公后人,此一回很是出彩,十余岁的年纪,入了前十名。礼部官员回报完了,还不忘偷看雨村一眼。想来是得了话了。皇帝听了面上无喜无忧,只是淡淡道,“想不到宁公出身行伍,后人却也有苦读之辈。”

一听说贾家出了举人,忠顺王爷心就是一跳,这可不是说笑的。忙想着应对之法,哪知那礼部官员又道,“不单单宁公后人,便是荣公后人也是榜上有名。不过比起方才的要差了些许,仅是百名之内罢了。”

冯唐叹道,“兄弟二人上榜,以是十分不易。”文官多数都经历过科考,如此听了冯唐的话,紧着点头,一个都不容易,别说两个了。

忠顺王爷直觉得压力袭来,知道再不说话,任由书袋子们议论起来,怕是贾家人都要无罪释放了。能育子成才可是说笑的?万一再扯到祖上之德,怕是皇帝都要心软了,想着出班道,“其族中长辈大错在身,此二人不该上榜。”

卫老王驾听了呵呵笑道,“王爷莫不是要阻贤路不成?”百官一听卫王的话心中不解,老王驾为何如此生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