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钢铁刺猬

回复了东久树中将的电文,田边盛武又向多田安郎、冈部陸等人说明了情况,吩咐他们速战速决,彻底肃清鲁南、鲁中南山区,并随时准备支援鲁中。

田边盛武发来的电报让东久树很不爽,因为就是前者逼着田中久一自裁,就连赶来攻打兰封的第14师团也损失惨重。

这两次不合时宜的行动令东久树深表怀疑和恐惧,他再次向2、5、14师团发出讯息,叮嘱进攻一定要小心,三路大军一定要保持队形连贯,通讯通畅,以便于随时支援。

如此一来,三大积机械化师团的机动能力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是却更加的坚不可摧。

在田边盛武和东久树的严厉命令下,日寇的北线部队向章丘,邹平,齐东发起了全线进攻。

空中是一群群的飞机,地面是一道道的钢铁洪流,日本人气势汹汹地向章丘进发。

第一次狙击打赢了以后,在这段时间里,日本人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出现过。李牛本以为,日本人是被吓破了胆,所以暂时躲起来了。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因为敌人的飞机实在是太多了,从它们的

飞行方向看,有可能是从济南,也有可能是从徐州,甚至是从海上。

这一次他们不敢再俯冲了,而是选择了高空投掷炸弹,虽然威力很大,但是第一个地方已经被小鬼子的炸弹炸的一片焦黑。

李牛察觉到了不对劲,立刻向胡大力汇报,说日本大军即将发起进攻,正面狙击已经没有意义了,他们打算撤退到章丘县城,在市区里进行狙击,和敌人周旋。请命部队在章丘到周村的交通要道上埋下地雷,以阻止鬼子的进攻。

电报刚发出去没多久,前方的观察所就传来消息,鬼子大军已经到了,清一色的坦克和装甲车开道,鬼子集中炮火,把第一狙击队的阵地又炸了一遍,坑又大又深。

李牛正准备下令第一狙击队撤往章丘城,却接到胡大力发来的电报,要他带领第一狙击队迅速撤离,并自行选择藏身之处,迂回到敌人后方或者侧翼展开狙击,千万不要和敌人的机械化部队硬碰硬,这不是第一狙击队的长处,更不是任务所在。

李牛不敢有丝毫的犹豫,没有强大的火力支援,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这么多的炮弹,

一旦被包围,狙击手一队很可能会全军覆没。牺牲了也就算了,关键是不遵守狙击战术,不遵守师命,岂不是要被人耻笑?还不如从侧面绕过去,一枪一个,这样才痛快。

李牛带着一个中队退回到前进基地,然后迅速转移,很快就离开了。他们选择了胶济路、济青公路的南面,这两条路都是背靠山区,适合狙击手进行游击战的地方。

狙击手小队撤退后,一路上就再也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拦,章丘当地军队的装备实在是太差了,士兵们穿着大褂,大部分人连枪都没有,就算有,也只有几把枪,连一挺轻机枪都没有,这还怎么打?

一部分人迫于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干脆投降了,另一部分人则借着村庄,借着青纱帐,高粱田的掩护,往东边和路南的山里去了。

这个安藤季很狡猾,但更重要的是他怕死。所以他并没有派出先锋,而是让整个师团摆出战斗阵型,像个圆球一样缓缓向前移动。

天空中有飞机掩护,地面上有坦克和装甲车开道,保护着士兵们的车辆,一旦有什么可疑的地方,立刻就会开火。一有

动静,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呼叫空军,然后是炮兵和坦克的支援。确定没有问题后,队伍才继续前进。

不得不说,安藤季的这个战术,就像是一只钢铁刺猬一般,除非是特别独立加强师亲自出手,否则的话,根本就奈何不了他。

济南离章丘只有四十五里的距离,如果是平时的话,第5师的机动性很强,一个小时就能赶到。结果安藤季硬是坚持了五个多小时,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才终于把章丘城的城门给炸开,然后战战兢兢进入章丘城。

章丘城空无一人,所有人都逃了出去。小鬼子把全城的家家户户都砸了个遍,翻了个底朝天,别说真钱了,就是一颗高梁也没找到。水井也被堵死了,河里全是死猫死狗,小鬼子想喝口水都难。

安藤季将攻占章丘的电报发给了东久树。不过安藤季虽然心狠手辣,却也是个实干家,把整个章丘城的情况都汇报了一遍。最后安藤季带着一丝忧伤的语气说道:“在华夏,有句话说得好,落叶知秋。”

“从章丘城的情况来看,下一次的战斗将会非常艰难,皇军得不到补给,连干

净的水都喝不到,这意味着八路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建议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补给线,保证我们的弹药、食物和水的供应。否则的话这一战就危险了。”

正如安藤季所预料的那样,接下来的攻击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按照陈天明事先的安排,胡大力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在指挥部里想了很久,对敌人的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各个侦察队的报告都很清楚,正面进攻的是日军第5师,侧翼有第2师,第14师,第33师,第77师,第78师。

从这一点上来看,师长临走前的分析是正确的,济南日军肯定会重新部署防御力量,108师团将会作为后备军出战。

身边有第7旅这样的精锐部队在,胡大力其实根本不需要惧怕。但问题是,他身上的任务太重了,师长交代过他,让他伪装成日军的主力部队,将他们引向胶东。

若能将鲁南和鲁中南日军主力亦引至胶东,则其主力便可顺利攻下连云港,以至攻下徐州则更佳。一旦达到这个目的,日寇主力部队必将调头南撤,山东局势便可稳定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