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团草根改变了历史

两个老神棍相会的数月前。

成皋,夜,河水(黄河渡口附近。

数百条大船分为两排泊于南岸,绵延十数里。岸上架着火盆照耀,面向河水外侧的船上也是火盆排布火光通明,而靠岸的那排数十条舟船中有大量的楼船,虽然从规格和装饰上都要更为高大华贵,但此时船上灯光都已暗淡。

停泊在船阵最中间,也是最大的三层楼船,通体黑色,飞檐则为红色描金边,船首一个巨大的金色龙头,船尾自然是金色龙尾,船身以金色在黑底上绘出龙鳞,这就是以黑龙自诩的大秦皇帝龙舟了。

原来这是二世皇帝仿始皇帝东巡,皇帝由雒阳(今洛阳登龙舟,由雒水转入河水,今夜恰宿成皋。

周围的其他船只都距离龙船在三十步外(秦时一步为六秦尺,138米左右。龙船平行河岸靠泊,上岸的跳板宽大到可以走马,被岸上明亮的火盆光照的一只猫也休想溜上船。龙船另一侧则隐于黑暗中,由于外侧护船监视着船阵之外的水面,所以护船向内一侧就没有安置灯火,免得影响皇帝陛下的安眠。jiqu.org 楼兰小说网

岸上黑暗中突然出现几个拿着火把的人向龙船跳板走来,护卫的郎中军在火光中看清几人的面孔后,没有反应的继续挺立着,原来这几人打头的就是郎中令赵高和郎中军的五官中郎将,赵高之弟赵成,他们身后跟着的人则都是中车府卫的装扮。

赵高瞥了岸上的郎中军郎一眼,向身后几个人轻轻摆了摆头,有两人就站到了跳板的龙船一端两侧,赵高则带着赵成和另外几人进了船舱。不一会,船舱中发出了极轻微的“唔唔”声,但在跳板上岸这一侧是听不到的,然后几条黑影出现在龙船的另一侧暗影里,似乎抬着一个很沉重的东西。到了甲板边缘,在船帮上打开了一处船板,然后轻轻地向水中用绳索放下一个大瓮。

忽然,黑影们感觉光线在变亮,立即全都伏下了身躯,但手中仍然死死拉着大瓮。原来是最靠近龙船的一条护船上有两个士卒举着火把巡视到了龙船这一侧。龙船身为黑色,放到半船高的大瓮也是漆成黑色的,隔着几十步火把的光亮早已微弱,所以巡查的士卒没发现什么异样,又转了过去。

光亮消失,几条黑影继续往水里放大瓮,随后,一个黑影贴着大瓮滑入了水中。

“不会直接沉入水底吧?”黑暗中传出赵高低沉的声音。

“大兄放心,演练过多次了。装好后,正好只在水面上露出瓮顶沿,封好瓮盖,在盖上搁个破草垫,这黑夜里,看到的人也会认为是哪条船上的秽杂物。”赵成也悄声回答着。

“那个人可靠吗?”

“给了他家十镒金买他的命,他如果不被发现,就在大瓮顺利飘出船队后自戕。他若被发现,则会砸破瓮底后自戕。动手的另外几人,除了船口监视那两个不知内情,其他几人也会在船队离开后自尽。”

“嗯。”黑暗中的赵高满意的点点头。

“不过大兄,干嘛要弄得这么麻烦?直接绑块石头丢下去不就完了?”

赵高哼了一声:“绑绳烂了会如何?尸体败了也可能脱绳浮上来,那时要脸部未败呢?这事儿可是夷三族的,不能冒险。用瓮装,只要瓮口严实,千年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怪不得瓮内还贴了一层铜皮网笼,这样就算大瓮撞破也无碍了,大兄英明。”

赵高笑笑,转身走进船舱,来到皇帝的寝舱内,一盏孤灯照着一个面色苍白的少年,正满眼茫然的坐于榻上。看到赵高进来,嘴唇微动了几下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没有发出声音。

赵高一见少年,就立即行了一个正揖礼,一躬到底:“陛下如何此时尚未安歇?天色很晚了,明日陛下还要启程继续东巡,要保重龙体才是。”

少年听了赵高的话,两眼直勾勾的盯着他的脸:“郎中令,就这样就行了?”

赵高满脸堆出谄媚的笑容,两眼中却闪过一道厉芒:“陛下的话,恕臣不明白。想必陛下这几日很疲劳了,还是赶紧歇息吧。”

少年看着赵高的目光,轻微的颤了一下,忽然直起腰板,神色也坚定了起来:“郎中令也辛苦,那么朕就安歇了,郎中令也去歇着吧。”

赵高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又是一礼:“陛下,那臣告退,明晨再来服侍陛下。”

黑漆漆的水面上,那只大瓮果然就只露出瓮沿,翁盖上罩上一块破草垫后,根本没人关注这水上浮物。大瓮沿着两排船中间留出的狭窄“水道”精准的躲开一条一条的船头船尾,瓮旁的水面上偶尔浮出半个人头,露出两眼观望一下前方水面,就又消失在水中。

夜色越来越深沉。一个时辰后,大瓮靠近了船阵的下游方向端头船。水中的人头露出水面,仔细观望了一阵,深深地吸了口气沉入水中。大瓮似乎增加了重量,连翁盖都沉了下去,只留了一点点能带动上面的破草垫。当草垫从护船的船头漂出时,船上士卒只随意的看了一眼,就将目光又转向了江面,一团乱草,又不是进入船阵,没什么可关注的。

大瓮脱离船阵的火光照射圈后,又向上浮起到瓮沿的高度,然后方向一转,竟然向河水的中央方向而去。扶瓮人还记得五官中郎将的吩咐:“你要把大瓮推到水流最急的地方,让它顺流而下,远离船阵。”所以他此时就全身都露在水面上,奋力划水,把大瓮向前推去。

来到河水偏中心的位置,水流明显比岸边快了许多。水中的黑影潜入水中,摸索着从瓮底拉出一小段布带,随手丢开,看着大瓮顺河水向前飘去,然后自己解开一个捆在腰间的小布袋,取出一块边缘锋利的陶片,毫不犹豫的向自己的腕间砍去。

大瓮底下有一个小孔,黑影拉出的布带本来是堵住这个小孔的。瓮盖上也有一个出气孔,这样在瓮底小孔的堵物去掉后,水就从小孔中开始向瓮内灌入。

按说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计划,大瓮远远的慢慢沉入水底,再被发现时或许已经沧海桑田。只是想法虽好还要看天意,这不,就在大瓮飘飘荡荡的顺流而下并缓慢吸水时,一团从岸边冲进河水的烂草根翻滚到了瓮底小孔边,正在吸入河水的小孔一口吞进了这团草根,草根被水压不断向内挤着,越来越紧,结果彻底把小孔再次堵住了。

这团草根就这样把我们所熟悉的秦汉历史彻底改变了,开启出一个新的平行宇宙。

上述这一切行动,都是赵高策划的,目的就是把皇帝给调包,并不着痕迹的杀掉秦二世胡亥的真身。

自从始皇帝崩、二世继位以来,赵高认为自己的出头之日终于来了。胡亥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胡亥有个赵高认为非常大的优点,就是认定和相信一个人时,就是百分之百的相信。自己教了胡亥这么多年的律法和书法,胡亥对自己是完全信任和非常亲近的。事实也确实如此,胡亥一登基,立即就将自己这个马车夫兼皇帝拎包秘书(中车府令行符玺事提到了郎中令的位置上,郎中令已在九卿序列中,而且向来是非皇帝亲信不可担任的。

做了郎中令,赵高并没有满足,他所希望的是当上丞相。当了秦的丞相,就可以跨入官吏的最高等级,三公,且在二十级爵中获得最高级,彻侯。赵高的心愿是从一个低贱的隐官(介于庶人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登上彻侯的最高爵级,完全改变赵氏他这一族的地位,光宗耀祖。

可惜,胡亥让赵高失望了。作为赢姓王族子孙,胡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继承了赢姓血脉。虽然在始皇帝当政时这个小童子吃喝玩乐嬉戏无度,对讲席(皇帝老师们的授课也是愁眉苦脸百般不乐意的样子,可一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人或多或少还保留着相当懒散的风格,但在军政之事上却立即有了自己的主见。

刚开始时,胡亥对赵高的谏言还是比较听从的,但很快胡亥就认为,赵高在处理军政之事上并没有多少才干,反而隐隐的有个感觉,自己这位讲席似乎对抓权有点热衷。慢慢地,赵高的谏言在胡亥那儿就开始不太灵光了,有时还会被小皇帝批驳一番,暗示他不要手伸的太长。反过来,皇帝对丞相李斯的态度越来越赞赏,所行诏制大半出于李斯之手。

赵高失落了。如此下去,自己郎中令的位置是否能坐稳都变得不可预期,丞相之位恐怕连做梦都不要去想了。

秦朝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所有大权尽握皇帝之手。赵高虽然失落,可也没有丝毫办法,只能听天由命。恰在此时,上天给他送来了一个绝佳的礼物。一日,自己女婿阎乐的族弟阎央在闲聊中说起,在於商(今商洛看到一个落魄士子的孩子,长得非常像皇帝,简直就如双胞胎一样。

阎央是当作奇谈来说的,赵高听了后脑中却猛然蹦出了一个念头,一个把他自己都吓坏了、却又牢牢锁住他所有思维的念头。随着皇帝对他的工作能力越来越不欣赏,这个念头也就越来越顽强的在他脑海中盘桓不去。

终于,他决定让阎央去仔细调查一下这个童子,家境如何,教育程度如何,人品如何,等等,包罗万象,能查到什么就查什么。很快,阎央回来向他禀报,这个小童读过书,书法也很好。阿母已亡家中就父子俩,家境一般,其父的身体很差,最关键的是,这个小童性好玩乐,尤喜观俳戏,常偷了家中的东西去变卖以供打赏俳优。

赵高脑中那个念头一下就到了不可遏制的程度:这个小童居然如此理想!

然后他就让阎央使人去诱惑小童更加肆无忌惮的玩乐、盗取家中财物,借债去打赏俳优等等。没几日,家财不翼而飞,债主上门,其父被气得一口血涌上来,一命呜呼了。

于是阎央帮助小童变卖了剩余家产,把他带回咸阳,带到了赵高面前。这一切前后不过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赵高则开始了把顽劣小童培训成皇帝的艰苦过程。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用此童替代胡亥,使自己能够把持朝政,乾纲独断!

想是这么想,也在这么准备,但时机很难寻。平时皇帝居于咸阳宫,郎中军守卫的很严密。让赵成做郎中军的五官中郎将也没起到多大作用,皆因郎中军郎多是高官贵胄子弟,完全无法收买。想来想去,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劝谏二世效仿先皇帝东巡。

皇帝东巡,要是完全走陆路,赵高依旧没什么机会。可这时代的座车是没有减震的,轮子也是木头的,所以乘车颠簸的很厉害。而大船虽然也有水上的颠簸,却比乘车要舒适的太多。

赵高于是仔细规划了一个在船上调包皇帝的计划:

把胡亥贴身的宫人留在咸阳,胡亥的两个贴身内侍也被他制造了两起小事故,让两人虽然受创不重却也无法随行。

在龙船停泊时,让赵成把郎中军调到岸上监视,理由是一方面可以不打扰皇帝的休息,另一方面在岸上同样可以看到龙船周围的大部分情况,一有异动也能迅速上船。靠水的一侧由卫尉护船监视,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让做咸阳令的女婿阎乐找来几个家中一贫如洗的市井闲民,允其事成之后给一大笔钱,足够买来让全家吃到死的粟米,前提是他们做完事情就要自戕。阎乐威胁这些闲民说,要做的事情是谋逆的,如果不自戕,事情败露别说财帛了,家人都要全跟着倒霉,夷三族。

最重要的计划是,利用河水。把皇帝捆起来装入一个大瓮,瓮的大小和份量刚好在装入胡亥后,能勉强漂在水面上。利用瓮底的小孔灌水,使大瓮顺流而下几十里才会有足够的水把瓮拖入河底,也同时把皇帝淹死。黑夜中河水上并无太多舟船往来,所以能够神鬼不知的让小皇帝人间蒸发,高居宝座的则是对自己唯唯诺诺的傀儡。

现在,本来天衣无缝的计划,被老天的一个小小动作捅出了一个漏洞,大瓮并没有如赵高所愿沉入河水的河底,而是继续悠悠荡荡的向东而去,身后,那个曾推动大瓮的黑影正带着一缕缕血丝向河底飘去。

原本的历史,从这时起被完全改变了。

郎中令座舟。

赵高和赵成都没有睡,跪坐在席案后。舱内还有一个人,站立在靠近舱门的地方,穿着郎中军的军服战甲,此人就是赵高女婿阎乐的族弟阎央。

“按时辰算,大瓮应该已经顺利的离开,不然这会儿警报就会传过来了。”赵成打破了已经持续一个时辰的沉寂。

“不会露出什么破绽吧?”赵高带着疑虑的神色。

“兄长放心。水中那人,会在把大瓮推到水流较大的地方,然后用随身带的陶片划破手腕,血尽而死,就算有人捞到尸体,看去也完全就是一个意外或自尽。”

“另外几人呢?”

“他们现在已经离开了船队的护卫范围并且更衣为庶民,明日会在大路上,互殴而死,就是一场闲民斗殴而已。”赵成闪着得意的目光。

赵高也笑了:“五十镒金,就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太值得了。”

“那也有央的功劳。”赵成冲着阎央一笑:“要不是他发现了这么一个惊人相似的人,我等还做不出如此大事。还有大兄的教导,让一个小家之子,这么短短数月时间,就已经似模似样了。”

“为兄也是没办法。”赵高突然阴沉了脸:“本以为皇帝是某一直教导,对某甚为亲善,会言听计从。结果,唉。”他深深地叹息着。

“兄长也不用感慨啦,明日开始,这大秦的朝堂,就是兄长一言九鼎之地。”赵成满脸兴奋。

“也不然,还有李斯那个老东西横在为兄前面呢。且向前走,看着吧。”赵高阴冷的笑着。

笑着笑着,他突然脸色一变,一下从坐席上蹦了起来:“成,你那几个人呢?”

赵成给吓了一大跳:“大兄,他们已经自行离去,隐入山野了。明日咱们离开后,他们才会到附近的路上斗殴。”

“能不能使人把他们追回来?”赵高逼问。

“弟倒是使人明日去约定的大路上检查他们是不是都自戕了,只是现在要找他们是找不到的。”赵成有些畏惧的看了看赵高:“兄长,出了什么问题?”

赵高一拍大腿:“私玺,皇帝的私玺,他们没有交出来。”

赵成脸腾的就红了,期期艾艾的说:“兄长,这……这事儿我忘了交代给他们了……”

赵高的目光要是一把刀的话,赵成当下已经变成了十七、八块碎肉:“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会忘掉?”

恶狠狠地瞪视了赵成半晌,他自己先泄了气:“明日一早,立即派人分为四队划快舟搜寻,一队沿河水,一队沿鸿沟,一队入南济水,还有一队入北济水,都要从成皋算起前行百里,看看有没有其他船只上面有这个大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