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直播]》全本免费阅读
自天幕将解了各行祖师爷后,朝廷大官们集中在治河炼药上,而百姓们则是:
吃!
吃喝拉撒睡是人类基本需求,其中吃排第一嘛百姓们没铁造锅但他们能做豆腐吃啊!
菽豆不值钱,家家户户都有,舀一勺菽豆渗半瓢水,把盆往院里一放,等干活回来嘿哟嘿哟把豆磨,擦擦汗看看盆,哟!白生生的豆汁不就好了?
架锅一煮,加点酸浆木板压一压,嘿!豆腐做好了!
炒一炒用汤煮,哎呀好好吃!
吃完喝杯酸梅汤,捧着肚皮打饱嗝,嗝~满足,两眼弯弯不由道:这日子过得美呀!
哦,对了,菽豆还能发芽做菜,东天吃香得嘞!
来来来,抓一把菽豆做豆芽,过两日给家里老小添个菜!
才在院子里浇完水,哎呀!刚擦黑的天咋又黑又亮了?
头一探:仙人又来了,老婆子快来听仙音。
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你勤劳生活美,你健康春常在,你一生的忙碌为了笑逐颜开...
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
低头批政务的秦始皇一怔:后人怎么来了?
刚用完膳,正准备花前月下的刘彻抬头:咦,天幕怎么降在夜里?
而李世民正与皇后太子闲聊,正在兴头就被天幕打断,干脆地一挥手,屏风炭盆备好,一家七口人在殿前排得整整齐齐共听后世曲子。
剔在牙的朱元璋听了几句后,严肃地作出评价:“此曲喜庆祥和,不错不错。”
有这么欢快的曲子打头,这次后人肯定要讲好话!(自信点头)
如他所言,天幕要讲的也是好话:【‘好运来’是过年必备品神曲,听着就非常有过年气氛。
过年也叫春节,是咱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伴随节日内容还有相关活动庆典。
同样每个节日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意义,它是受历史文化,及古人生活习俗等因素积淀凝聚而来
如过年时间在古时各有不同,它具体变迁暂且不谈,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咱们就从‘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二月节日开讲】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朱元璋:年那般好为何不谈过年?
秦始皇决定暂缓政务,让乐府将后世神曲复刻,待闲暇时聆听;
刘彻则是果断放弃花前月下,好奇地望向天幕:听着倒有趣,不知能否再窥后世繁华?
他对后人展现的铁坨坨、天上飞可感兴趣了,可惜大汉少府不争气做不出来;
唉,猪猪委屈,猪猪只能望天止渴。
【民间素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风雨顺又丰收。大仓满小囤流,好年景春开头。
讲的就是二月对农耕的重要性!
当东方七宿
东方苍龙的角宿悄咪咪地出现在天际时,就显得阳气发生万物破土啦。
意味着农耕的前奏开始打响,农人该做准备,帝王该准备行籍田之礼,劝天下农耕啦!
◆南漳提醒您《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所以按照星宿出现时间,时人把二月二叫‘春龙节’,元朝时正式名为龙抬头,在南方又叠加了土地诞辰日所以也叫‘社日节’】
www.youxs.org
坐着院子里看天幕的农人,见到熟悉二月二顿时笑了起来:“原来仙人说的是中和节?”
他端起水瓢喝了一口,大声唱起春日农歌:“二月中元农忙活,春祭勾芒祈丰收。白天耕田忙播种,夜里切草喂牲口。”
儿L子抱怨:“耶耶,你别唱了,我都听不到仙人讲话。”
农人不高兴呵斥:“俺们这些歌代代相传,没有它咱们就种不了地,你还敢嫌弃?”
大儿L不敢再说话,只好挪开脚步躲了出去。
【龙嘛,在华夏神话中有腾云驾雾布雨之能,万物生发正需水滋润大地。
所以在二月二这天,帝王百姓除了祭祀农神句芒外,还要吃点龙食!
在二月二吃面条不叫吃面条,叫‘吃龙须’,吃油炸糕叫做‘吃龙胆’,煎饼转身一变,成了‘揭龙皮’;
其他的啃龙骨、吃龙耳.】
天幕顿了顿:【怎么感觉有点害怕?】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望着天幕上的‘龙龙害怕’,脸色发沉:天子独享龙腾,而民间却吃龙须、龙胆…好大的胆子!
刘彻大喊:仲卿,有人想吃朕!
李世民抱住自己:观音婢保护朕,朕害怕!(夸张)
龙龙那么可爱怎么能吃龙龙?
【相比之下近代北方的做法要显得正常得多。
在二月二这日用玉米做爆米花,称为‘金豆开花’,而这金豆开花四字与玉皇大帝有关。
相传玉皇大帝来人间;
不许龙王降凡雨;
百姓受苦生路绝;
龙王违逆把雨下;
玉帝生气把龙打;
想要脱罪除非金豆开花;
百姓努力救龙王;
燃烧玉米做金花。
故事很熟悉,有几分跟西游记里鸡吃米狗舔面的影子,对吧?】
还没写到后折的吴承恩一听,原来他写了玉帝恼人间折事吗?
懂了懂了,到时就写玉帝令鸡吃完了米,狗舔完面...嗯,不够,他提笔想了想又写一行小字:灯火烧断铁锁。
嗯,这样就能体现玉帝残暴不仁,百姓顿苦的惨象。
至于玉帝暗指谁?
他可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自己只是一介书生读书糊口而已。
【事实上民间对龙抬头非常看重,每户在二月二这日清晨,挑担水倒入家中缸,意味着他们把田里的水龙引到家中。
之后再烧香上供农神,祈愿
水龙在今年能雨水普降,五谷丰登,整个过程叫‘引田龙’仪式】
李世民轻轻吁口气,趁机对太子教导稼樯艰辛:“大唐许多节日其来源都为了避灾祈求丰收,愿苍天作美让百姓能活下去。”
尚且年轻的李承乾有些不明白:“可是上元节咱们夜观明灯游玩至深夜呢。”
这跟农事可没半点关系。
长孙皇后搂住他轻声解释:“上元节咱们是不是要做糕供神?”
李承乾跟弟弟妹妹齐齐小鸡点头,他们每年还会吃供糕呢。
看他们懵懂模样,李世民实在难以相信未来他们会骨肉相残。
他用力地眨眨眼,提起笑容:“你们耶耶在孟春元日时,会祈福上帝,求五谷丰登,怎么不是来源于农业呢?”
至于为何上元节点灯游玩?
有谷剩余日子自然好过,当然有钱有闲做起灯会热闹一番。
【其实‘龙抬头’的前一日也有个节日,叫‘中和节’。
这个节日来源于唐德宗,他中兴大唐让大唐国力有回天之势,为了表示朝廷重农务,同时也让天下共中和,暂忘人生烦恼。
他把月末的‘晦日’移到二月一日,将其定为大唐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大家一起欢乐。
这一天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能饮酒作乐,观看歌舞普天同庆,倍感皇恩!
所以中和节的欢乐跟咱们双十一购物节相同,咱们在这日狂欢大买特买,不断研究褥商家羊毛,满足花钱的快乐!
而大唐百姓则是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
“咳咳咳”李适(唐德宗)被最后一句媚而不俗的歌声呛到:朕想让百姓松散一日,没想过他们会快活无边。
【哦,不对,是大家齐饮‘中和酒’(宜春酒),饮下此酒意示着自己衣食无忧,家里才会有剩余粮食酿造酒水,也有借谷酒祈来年丰收之意;
不过…光喝酒哪够?咱们买买买,大唐百姓就赠赠赠!
你家有瓜我有菜,来吧朋友,咱们来‘献生子’啊,把百谷瓜种用青囊装了,你送我赠你,手留余香岂不快乐?
民间赠瓜皇帝赐尺,尺代表‘裁度、忠直’:爱卿啊,朕看好你,希望你能对朕对社稷忠正耿直,继续为国效力哟!
升职加薪就在跟前,爱卿加油喔!】
李适(唐德宗)大声反驳:朕没这么说过!
【咱们的白居易大大就曾得御尺,激动地写下‘中和日谢恩赐尺状’以表心情:
啊,这红牙做的御尺美而有度,与白金相衬多么焕以相宜,臣寸工未效却受此尺,深感愧疚,倍感陛下之情啊!】
白居易笑容凝结到脸上,从无措到涨红,提起力气努力分辨:他只是照常谢诗谢恩而已。
不仅他写,韩愈等人亦写过啊,为何把他拧出来说得那么奇奇怪怪?
想生气,不至于,不生气,咽不下去,哎哟,心
里一团乱麻理不清!
【此节跟龙抬头挨得太近,自唐以后慢慢与龙抬头融为一体,但风俗到明清时仍有影子,现在嘛…上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月一过三月三,三月三日上巳节在古代与春节、中秋节并肩的重节!
上巳节出现于周朝时期,在河边为举行除灾祛病仪式,并下河洗漱清洁身体,谓之’祓禊’】
一道节奏激烈的歌曲经天幕之手响彻天地:嘻唰唰嘻唰唰,万土随苟!…嗯啊嗯…
歌词很直白甚至俗气,但…莫名的像河水冲刷脑子,猛地一下就记住了曲调,于是当卫青担忧地小声呼唤刘彻时:“陛下,你没事吧?”
刘彻下意识张开:“嗯?嘻唰唰嘻唰唰,万土随?”
???
刘彻&卫青:…
【祭祀仪式跟阿三恒河圣浴一样,都是为了修洁净身,除去积秽,确保一年平安。
除此之外还有求子目的:神啊!我要娃我要娃,我要一个大娃娃!】
秦汉之前求子拜:高禖。
道教求子拜:太元圣母、碧霄元君;
佛教求子拜:观音菩萨。
太平公主收回目光,脸上浮出疑惑:“后人不过花朝节吗?”
二月与花相会,仕女相聚,扑蝶为
戏,还会用彩绸和五色纸剪成花幡,庆贺花王生日。
这么有趣的花朝节后人竟不过?
真可惜。
【但三月上巳日并未确认具体,汉朝为了统一把时间定在了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同时庆祝节日除祭祀外,把重点放在爱情蒙动上:男女踏青游乐,变相的相亲大会】
因神曲而狼狈的刘彻恼道:“阴阳交合乃古之正理,男女踏青游乐哪里不对?”
大汉人口甚少,朝廷鼓励成婚生子有错吗?
没有,为此他还命人将踏青之景刻于砖上,亲身提倡游乐之风,让尔等后人千百年可见汉习俗之风,难道不对?
【到魏晋时期把上祀节日期定为三月三,一直延续至今。
因魏晋时期经济聚上层,过节日过得最欢的是贵族文人。
并把快活的方式升级:来来来,曲水流觞走起!
高歌一曲作诗一首,谈玄感悟人生是多么美好!
嗯~王羲之的上祀节就是描写的三月三节日场景:
永和九年三月上旬,我们在会稽郡山的阴城兰亭做禊事。
老的少年轻的都在这,这里有高峰有树林还有竹子,正是行曲水流觞好时机!
虽然没得音乐,但是我们有诗有酒,足够了!
喝了酒畅想人生,死生毕竟是件大事,想想古人感叹人生就过去了。
以上是重庆话版不负责翻译,这篇兰亭序价值不在于内容,而是行书的艺术性。
随性书写的序帖,连王羲之本人都难以复写字迹,所以世间
兰亭序仅一一本。
人人为它痴迷癫狂,唐太宗深爱它4,无数文人帝王临摹它,乾隆甚至在‘兰亭序褚遂良本’上疯狂啪啪啪!】
天幕上一张满是印章的兰亭序出现在众人面前眼前: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唐初群臣齐刷刷地望向褚遂良:“你临摹的?”
褚遂良:我怎么知道?
并且乾隆为什么要这样对他?全是印章好看吗?
深爱兰亭序的唐太宗气冷抖:即使它是复本,你乾隆为何要这么待他?
真正的兰亭序他要带着陪葬!
天幕把话题拉回正题;【到了唐代,上巳节打的就是一个与民同乐,皇帝百官在河中祓禊,临水宴饮,百姓踏青聚会。
踏青的同时也是男女交流好时节,杜甫的‘丽人行’诗句:对此盛况有过描写: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天幕感叹:【如果能跟长安小姐姐一起踏青,那我是个多么快乐的女孩?】
唐朝所有小姐姐:来呀!快活呀,一起享受大把时光~
而其他朝代小姐姐则是不满,历代就大唐女郎肌腻有骨肉?同是女子她们就差了?
可看到天幕上放出的‘丽人行’舞蹈,舞姿端庄又优雅,脱衣那段破茧成蝶的舞姿…
无人女郎咬牙不服:唐人女子似乎...真的好美。
她们趁院内无人,试着学丽人甩手折腰舞姿,发现身上服饰根本显不出身段,顿时泄气:原是她们不配?
不,不是她们不配,是世人让她们藏在层层布料中不见天日,将此名为:妇德!
【到了宋朝行内敛之风,当众相亲不雅,于是上巳节在汉族消失不见,隆重过节的是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要是上巳节能传到现在,说不定咱们还能多得一天假!
壮族、黎族过三月三,他们都连放三天,加上清明节及周末可能连休七天,七天!】
秦始皇:怨念!
刘彻接上:好重的怨念。
李世民好奇:后人很少放假吗?
朱元璋振振有词:放什么假?朝廷那么多活干完了吗?
【虽然上巳节消失不见,但是习俗还是传了下来。
三月三地菜当灵丹,所以要用荠菜煮鸡蛋,给小孩子挂网兜装鸡蛋;
而西南地区不吃鸡蛋吃蒿子粑粑;家里有小孩的要敬娘娘,祈求孩童健康成长。
河南等地会举行庙会,传说王母娘娘在这天举行蟠桃宴,与人间同乐,咚咚咚呛,热闹咧!
但在安徽等地,三月三则是小鬼节,有俗语曰:三月三鬼下山。
太阳落山别出门,门口烧钱送孤鬼;
把三月三过得最热闹的是壮族,最初它是祭祖日,先祖只有在这日才能享用到祭品。
所以这日壮族准备染花米饭祭祖,按照传统祭
祀完后不能出村动针线,要对歌踏舞欢庆节日。
到现在三月三主要突出歌圩,全面发展‘歌能下酒,谣可当餐’特点。
把壮族对歌、黎族的打柴舞…办得热热闹闹,欢乐得很】
原本排排坐的李世民一家大开眼界:原来壮族歌曲对着唱?
男女对唱,男男对唱,女女对唱,他们舞蹈与中原相比,听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而且他们的服饰甚美,戴银帽身穿五色衣,与中原大不相同。
年龄尚小的李泰跟着天幕拍手唱:三月三龙拜山,五谷丰登人丁
旺,百业兴好运转...
李世民听着小儿L跟着唱,忍不住将他抱起来笑道:“壮族舞姿粗犷倒别有一番美意。”
今日天幕甚好甚好!
【四月莺飞草长时节,是踏青扫墓的节气,所以这月有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清明节。
与清明节相伴的是寒食节!
最初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日,后来汤若望修整历法,把寒食节定为清明节前一日。
现在寒食节与清明节融合在一起,只是我们并不遵守吃寒食的习俗。
寒食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是个小苦菜,为避宫中后妃迫害,不得不逃亡他国。
他在外颠簸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就陪了他十九年。
流亡艰难无食可腹时,介子推甚至割肉做成羹汤给重尔果腹,这就是‘割股啖君’的由来。
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不赏介子推,于是他辞官归隐山林不见,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相见下令烧山。
最后介子被烧死在柳树下,只留下一块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木板。
介子推死后,晋文公孤独地坐在上王位哀思往日,甚至下令在介子死难之日禁火寒食,这一天称为寒食节。
后来他率臣祭奠介子时,发现柳树新生发芽,喜欣若狂地赐柳树为’清明柳’。
为意示介子重生,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秦始皇眸色疑惑:后人说词怎么怪怪的?
春秋讲忠德‘委质量为臣,有死无贰,’介子推割股食君是臣子道义之举,难道不该盛赞?
但介子推何时留下割肉奉君尽丹心,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