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副处长求助

第90章 副处长求助

谈情说爱只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小插曲,谈不上有多大的影响力。寻建祥如此敬小慎微也是跟他的性格有关,不存在什么其他的问题。

至于刘启夏那边是否同意这门婚事,这事还得寻建祥自己去努力。韩坤作为过来人,只有支持的态度,谈不上任何意见。

现在,虽然社会上支持并鼓励自由恋爱,但父母的影响也很大的。寻建祥真要有这个想法,不可能无视刘总工夫妇的态度。

婚事能不能成,还要看寻建祥的闪光点。

在办公室门口聊了一会儿,寻建祥总算有了一点底气。心情愉悦之余,对生活也是满怀希望。

而韩坤也不例外,替寻建祥高兴之际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商业街六月份的财务报告已经出来了,前几天就交到了吴国斌的手里。形势向好,临时工的干劲也很足。

本着对职工鼓励,韩坤在商业街开业之前就做出了承诺。只要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科室会按照效益情况给与部分现金奖励。

六月份的成绩确实可观,韩坤也没有食言。亲自做了奖励的报告,征得处里的同意之后迅速将5元现金奖励发放到个人手里。

而这段时间产业集群中心也默默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保障了商业街的正常运转。韩坤没有厚此薄彼,也分别给与了5元的现金奖励。

额外的收入,差不多占了工资的五分之一,算是不错的奖金了。对于这样一个工资之外的收入,职工很满足,整个商业街洋溢着临时工的热情服务场景。

吴国斌看完财务报告后,抽空去商业街转了一圈。了解了一下运转情况,顿时觉得年底能完成预期的目标。

只要完成年底的目标,处里的的资金压力就小了很多。

工作之余,吴国斌还是将韩坤叫到了办公室。两人坐在一起喝茶的功夫畅所欲言,就把商业街接下来事情聊了个里里外外。

经过韩坤的一再保证,吴国斌算是彻底放心了。

两人长时间的畅谈,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很快就到了下班时间。韩坤没打算就这个话题继续聊下去,准备随时找个结束语离开。

想法是好的,而世事的变化是复杂的。

结束语还没找到,总务处的副处长郑友军赶在下班之前找到了吴国斌这里。难得撤离的机会,韩坤并没有错过,趁势说道:“郑处,您坐我这边。”

随后不待郑友军有所回应,韩坤又说道:“吴处,那我先回去了。”

两位处长要谈事情,韩坤走的理所当然。

韩坤刚起身,还没走两步呢!郑友军及时阻止了正准备离去的韩坤,说道:“小韩,你先等下,我还有点事跟你说。”

总务处有三名副处长,各分管一摊子事情。

政工口的秦副处长,主管工会、团委、宣传、档案、妇联;后勤的简副处长,主管基建、后勤办、行政办;总务处吴国斌处长,总览后勤全局,直管综合科。

而郑友军则主管总厂下属的自行车厂,同时兼任自行车厂的书记。

自行车厂是属于金州化工的下属企业业,属于生产性质的三产。韩坤直管的商业街、学校、电影院等等也属于三产,只不过属于服务性质的三产。

计划经济时代,三产不是指第三产业,而是指金州化工总厂下属的各个社会性企事业单位,包括自行车厂、电影院、学校、托儿所、副食品商店等等。

自行车厂属于生产性质,天然就比服务性质的三产级别要高,这也是自行车厂没有划归韩坤管理的原因。

行政级别上来说,韩坤是行政16级,郑友军是行政14级,比韩坤高两级。自行车厂合该由郑友军管理,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显然,韩坤也没想过插手自行车厂,只想做好了分内的事情。两人在工作上没有任何交集,很难产生摩擦或者矛盾。

韩坤不晓得郑友军具体有什么事情,一时有点疑惑。不过,领导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说道:“郑处,啥事呀!”

工作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时,郑友军看着已经起身的韩坤,说道:“小韩,你先坐,这事还得吴处拿个主意。”

对于郑友军的突然到访,吴国斌也有点愣神。不过,管理工作做久了,其中的分寸吴国斌拿捏的还是很到位的。

不会随便应下一件事,也不会随便拒绝一件事,说道:“老郑,我看你还是别绕弯子了。有啥事,你尽管说。”

“小韩在我这都有点坐不住了,准备去接他媳妇呢!”

同属一个处室,两人见面的次数还是很多的。只是工作上的交集少,相对而言就不是很熟悉。

估计是吴国斌的意见起了作用,郑友军也没罗里吧嗦,痛痛快快的说道:“这怪我,来的不是时候!”

“吴处,那我也就不绕弯子了,长话短说。”

“最近自行车厂的销量一直不好,一直没找到解决的办法。我就想找小韩帮个忙,解决下自行车厂的销售的问题。”

80年代是自行车最畅销的年代,根本就不存在卖不出的问题。正常来讲,此时应该是郑友军最得意的时候。

本不可能出现问题,却又出了问题,这就很值得怀疑其中的猫腻。

吴国斌心思玲珑剔透,不愿韩坤去管自行车的事情,说道:“老郑,前段时间自行车的销量还不错的呀!”

说来也是政策的变化,引发了自行车厂的危机。

自1978年取消自行车票后,部分城市陆陆续续落实了下去。也是最近的一段时间,金州这边也在落实这个政策。

政策的落实一直延续到了1986年左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全国一下子就取消了自行车票。

正好碰上了金州落实这个政策,原本自行车厂生产多少,供销社就卖出多少。现在金州这边的自行车票取消之后,销量是增加了,但是跟金州化工这边没关系。

市场上的自行车完全由金州地区和上海那边的自行车厂给取代了,金州化工这边生产的自行车反而卖不动了。

你要说质量没问题,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这事儿郑友军肯定不认,说道:“吴处,之前是统购统销,现在上面不管自行车的事情了,我这边就有点抓瞎了!”

之前一直走统购统销,销量还是能保证的。现在,金州地区自行车票取消,附近城市的自行车厂的供应量一下子就提了上来,城市工人的选择性就高了很多。

质量有问题的自行车自然被淘汰,留下质量较好的自行车。显然,韩坤是真的不想参合到自行车厂,说道:“郑处,我也没在车厂做过事呀!”

看到韩坤在服务性质的三产出了成绩,郑友军有点眼热。本来凭着票证制度,他的自行车厂成绩是不差的。

自行车的数量有限,金州市职工根本没得选。

这样一个政策取消,意味着自行车厂可以爆产能了,却没想到郑友军这边扯后腿了。韩坤不想接这个事,也不好多说什么。

吴国斌接过话,说道:“老郑,现在商业街的事情比较多,我看你再想想其他办法,找找市里的供销社。”

“供销社那边有渠道,可以往外省市销一销嘛!。”

事实上,吴国斌想到的,郑友军也早就想到了,甚至已经去过了。

只是供销社也解决不了金州市民的选择问题,说道:“吴处,自行车票取消之后,市里的几个自行车厂出货量大增,我这边也有点力有未逮。”

吴国斌叹了口气,说道:“这个情况的话,小韩也帮不上忙呀!”

甭管吴国斌如何拒绝,郑友军总是锲而不舍,寻找解决办法,说道:“吴处,商业街那边人流量大,能不能腾出一套店面给自行车厂。”

这事肯定不行,关乎到事权的归属。即使想要开一间自行车专卖店,那也只能是产业集群中心来具体运作,不可能交给自行车厂来处理。

敏感的韩坤瞬间抓到了事权的关键,绝对不能让渡,说道:“郑处,综合科也有任务指标的!”

简短的一句话,拒绝之意已经显露无疑。

郑友军很恼火,但又毫无办法。各处室、各科室都有自己的年任务指标,根本不可能为了自行车厂就忽视了自身科室的利益。

现在,生产的自行车销不出去,工人的工资就下不来,这太难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