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铃……”
孟鹤然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响了。
看了眼来电时显示,是自己曾经的一位学生打来的。
于是想也没想,便按了接听。
“孟老师,我这里有一篇文章,是参加本届全国中学作文大赛的学生所写的,想让您看一下。”
青年老师直言道。
孟鹤然一听,原本平静的苍老面容,瞬间来了兴趣。
“哦那你快以短信的形式发给我。”
“好。”
老师应道。
挂断电话后。
孟鹤然苍老的目光一直盯着手中的短信列表。
神色非常的期待。
其一,是因为近十几年来,很少有年轻后生的文章能让他满意。
其二,他的这位学生在A市第一初中教学。
而他的孙女,孟晓薇就在A市第一初中上学,并且参加了本届全国中学作文大赛。
所以孟鹤然想知道,这篇文章是不是他指导十几年的孙女所写的呢?
周围学者见孟老先生这么高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问了一下。
在得知具体情况后,几位学者也都一脸期待。
很快。
孟鹤然收到了自己的学生发来的信息。
看到信息内容,孟鹤然急忙拿出笔、墨、纸、砚。
准备写出来,让众人一起看。
几名学者立即围了上去。
只见。
孟老先生一笔一画书写了起来。
【游子吟】
“《游子吟》!一首歌颂体诗?游子,游子!母亲。难道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的确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慈祥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密密的针脚缝缀,只因怕孩子在外太久衣服破损。
深沉真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孩子们。然而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讲,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别离时刻。
用一段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来表现内心深沉的情感。
“看来这位同学对利用场面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方式非常擅长。”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和“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干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跃然纸上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颠沛流离漂泊的境况下,愈觉亲情之可贵。
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之美。”
此时孟鹤然早已泪目,颤抖着手摸出贴身收藏的母亲的照片,轻轻的抚摸照片上母亲的脸颊。想起母亲临终前还在念着他的名字,这辈子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见母亲最后一面。
良久之后,孟鹤然郑重的收起母亲的照片,用袖口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长长舒了一口气。
一脸呆滞的看着手里的文章,他此刻的心情是震撼的!
对,就是震撼。
他完全无法想象,一个初中的学生,竟然真的能够做出一首具有古风的古诗。
这首诗,情感真挚自然,完全没有过多的作秀。这一刻,孟鹤然仿佛想起了自己当年上学时候的场景。
孟鹤然是农村人,他的家里距离大学要坐十三个小时的火车,并且中途还要转好几次车。
那个时候,他每天的伙食就是白水就着馒头,而在刚毕业的两年,他在外地工作,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那个时候他很想念独自抚养他长大的老母亲。
读着这首诗,他想到了母子分离时的痛苦时刻,他想到了母亲为他缝制衣服的场景,这样深沉的内心情感,通过这首诗完美的表达了出来。
这样一首诗,竟然出自一个初中的学生之手,这让孟鹤然无法相信。
几秒钟后。
孟鹤然神情红润无比,一脸兴奋:“好,写的好啊!”
“怎么样,评价一下吧。”
孟鹤然放下手中的毛笔,云淡风轻道。
表面上孟鹤然一脸平静,而实际上,他的内心早已激动不已了。
作为文学大家,他只是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况且他的心中也早已为这篇文章做出了评价。
精妙绝伦!
关于母亲的文章,这是孟鹤然近近十年来,见过最优秀,最无可挑剔的!
众位学者见孟老先生让做评价,一个个跃跃欲试。
“这篇文章的可读性以及观赏性极强,只是简单几句诗词,就给人营造一种极强的画面感!”
“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很浓烈,让人读完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字词优美,诗句简约,这种文章放在古代,也必将被后代世人所称赞。”
“孟老先生,不知道您怎么看?”
青年学者们发寒完现点后,问起了孟鹤然。
孟鹤然稍作沉默了一下,随后卖关子道∶“请大家再看一次本届比赛的作文引例是什么。”
此话一出。
众人急忙掏出手机,重新看了起来。
引例【母亲,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一位伟人曾说过∶我们发出最美的声音是“母亲”,最甜美的呼喊是“妈妈”,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母亲的目光注视着。】
见所有人看完。
孟鹤然捋了捋白须,娓览道“这篇作文以诗词开篇的形式,写出了他的母亲。”
“他所表达的形式,以及文章内容,完全切题,并将核心关键描绘了出来!”
“文学向来注重的是内在,写出这篇作文的同学,将文学的特点完全全发挥了出来。”
“如果让我为这篇作文打分,那么我的分数是……”
“满分!”
此话一出,学者们顿时愣住了。
孟鹤然是什么性格,众人自然是知道的。
作为龙国文学界的活化石,他对文章要求非常严格。
一般优秀的文章,压根入不了老人家的法眼。
可现在,他竟然对一名初中生所写的作文打满分!
那么这篇文章的优秀程度,不言而喻。
“孟老先生,既然您都打满分了,那我们就更不用说了。”
一名留着胡须的学者走了出来,恭恭敬敬的说道。
这名学者叫胡安,是本届全国中学作文大赛的总负责人。
读书的时候,就对孟鹤然非常崇拜,拜在其门下了。
此次特地从燕京飞到庐州,向孟鹤然交流学术来了。
“满分只是老夫的个人观点,你身为比赛的总负责人,要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
孟鹤然语气严肃的说道。
“是!”
胡安低头语气尊敬的说道。
但心里认为,满分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