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第 84 章 行向朱提

《君与江山朕都要》全本免费阅读

汉中郡为益州之北面门户,据巴山,临汉水,易守难攻。

崔康芙命三位牙将带着六万将士留守汉中,防止齐王攻打益州,自己带着余下的两万人往前成都府。

蜀地气候不比中原……

中原冬日多为大雪寒天,又干又冻,冷得人明明白白,偶尔还能得一日暖阳晒上一日。

蜀地冬日却是厚云阴翳,雨细雪小,如刀冷风好似能扎进人的骨头缝里,冻僵神魂。

唐卿月随同崔康芙、长公主,冯时安,顶着蜀地绵密的冬雨,冒着风寒前往成都府。

入了蜀地,唐卿月才知,原来冬时山木并非一定会枯黄凋零。

由汉中赶往成都府一路,沿途参天松柏不改葱郁,纵然山道崎岖,人疲马乏,但见满眼青绿,也足慰肺腑。

长公主尤其兴奋,一路上念叨着,要去天苍山找她的师尊和师姐。

蜀地为道家发祥之地,蜀中百姓自然最信道教,对天苍山道场分外尊崇,长公主师父水月道长更是声名在外。

她允了长公主!经历此番血雨腥风,她变了心意……长公主本为方外之人,不当被她私心裹挟,陪她涉险。

冯时安却誓要与她休戚与共。说这话时,冯时安脉脉望着吊着一只受伤的胳膊,纵马在前开道的崔康芙。

她弯唇一笑,领了冯时安的厚“情”。huye.org 红尘小说网

两万人马行至梓潼郡七曲山时,后方萧玉川派来的信使撵上大军,带来消息……

原来,解救她们的六万大军,是从大非川赶来的陇右军先头部队。萧玉川命他们赶去张家岭咬了关延寿大军的尾,给她们腾出逃出张家岭的时机。

她们脱险之后,六万陇右军撤退,赶往岐山与萧玉川汇合。

萧玉川在岐山击溃了十多万幽州兵,随后与从大非川赶来的陇右、河西二十万大军集结,剑指西京。

三十万人与阻在西京之外的关延寿大军,在西京之北交战,此际胜负不明。

鲁王唐仲礼则奔窜关陇各地,向世家大族招募兵勇,筹措粮草辎重,支援萧玉川。

洛京城中,唐逸旻发布禅位诏书,齐王称帝,建元“穆和”,四派春衣使前往各府各州各道,要当地官员归顺,否则便会率兵攻打。

齐王首支大军已从洛京向西面开拔,目的地若非西边的河西各道,便当是西南蜀地……萧玉川要她做好防备。

七曲山山势奇雄,峰回路转的山脉若巨大的青龙,“龙身”被苍郁的千年古柏覆满。

龙腰之上,有巍巍庙宇“文昌宫”敬着文昌帝君,矗立在青柏与山雾之中。

长公主拉着冯时安入庙焚香。她无心拜神,向庙里的白发道长求了一间茶舍,与崔康芙展开益州舆图,分析形势,思谋下一步如何安排。

崔康芙一改跋扈,沉默非常,脸色因受伤与连日跋涉而惨白,星眸因葬送二十多万袍泽兄弟而黯淡。

想到萧玉川此际生死不明,她心情也颇为复杂。

父兄的江山因她而失,她当自己取回,万不愿缩在益州,坐看萧玉川在中原浴血奋战。

崔康芙吊着一只胳膊,用好的那只手在舆图上戳摸着大小关隘,同她一起参详。

益洲地势得天独厚,巴山蜀水关隘重重。

纵汉中郡失守,其后还有白水、剑门,金牛古道等地,无处不可设防……唯目前二人手头兵马太少。

“你伤势未好,先去成都府休养,筹措人马、粮草。我返回汉中领兵镇守,防唐伯文出其不意摸去汉中。”

崔康芙将目光从舆图上移开,将她上下好一番打量,将她看得脸红耳热,才扯嘴一哂:“你回汉中领兵?那还要我这个女将军做甚?”

唐卿月揉鼻自解窘迫:“等你养好伤,再来汉中替我便是。”

白发道长遣了两位小道长奉来茶水,她谢过,给崔康芙斟了一杯热茶递到嘴边。

崔康芙推开粗瓷茶盏,起身昂长望出舍门:“小伤不足为道,汉中亦可休养。自古哪有皇帝在前冲锋陷阵,将军在后赋闲玩乐的道理?”

唐卿月“噗”一声笑了,放茶盏放下道:“关延寿打得我二人丢盔弃甲,你竟然还认我这个无能‘皇帝’?”

崔康芙回首望她,目光悍然:“没了你这个女皇帝,我这个女将军还能有谁封赐?你一日不死,我便认你一日。”

唐卿月心头慨然,啜尽满杯热茶起身,涩然道:“那便有请女将军,陪我去尊神们面前,为往生的将士们上一炷香!”

……

在文昌宫暂歇一日,夜里,二人又谋划了半夜。

为防范齐王大军,所有入蜀关隘,除了汉中,略阳、西乡二郡也得陈兵设障。

翌日,闻听崔康芙要带兵返回汉中,冯时安不再与她誓死相随,而是要与崔康芙同道。

金碧辉煌的文昌宫庙宇之前,大军开拔在即,冯时安却把着崔康芙的马缰不放。

他仰眸上望马上威风凛凛的女将军,轻声祈求:“本公子不擅杀戮,却擅扶伤,自当随女将军返回汉中。”

崔康芙静看他隽秀的眉眼良久,方道:“本将军身边不缺医官。随贵主去成都府待着吧,免你这副好皮囊葬送于马蹄刀下。”

冯时安眼眸轻闪:“将军身边不缺医正,缺的,是我这么一个知冷知热的汉子。”

听说齐王已带兵出京,祖父与父亲在齐王手下血溅尸陈的情形,在冯时安脑中一夜挥之不去。

他无武勇之术,却有杀戮之心,断不愿藏身益州,由一个女流之辈在身前遮风挡雨。若齐王率兵来犯,纵不能手刃仇敌,为崔康芙的将士们医伤救残,也算一偿心愿。

唐卿月牵马静等二人决定,她懂冯时安的心思,也愿意成全。

崔康芙见她一言不发,弯腰探手一拎冯时安的腰封,于冯时安惊呼声中,将他扯上马背,“驾”一声载人纵马远去。

苍柏青青,山雾茫茫……

唐卿月目送崔康芙大军,全数没入山道弯处,直至不闻人声马鸣。

回首,她见文昌宫的白发道长,送长公主下至山门,彼此手结道印告辞。

崔康芙给她留了五千将士防身,她带着长公主,连夜朝成都府进发。

益州刺史名袁江,年四十余,曾在萧玉川征战南弥时,为他做过筹措粮草辎重的事务,算得上有几分交情。

萧玉川派来的信使说,齐王四遣宫使,前往各州各道,要当地官员顺服……崔康芙能将宫使截住最好。

若阻截宫使不能,后果难料!

一路上,她远山眉锁得紧紧,尽想着如何与那位陌生刺史攀扯交情。

进入绵州,地势由崇山峻岭渐变坦途,直至一马平川的成都府。

芙蓉之都,蜀锦之城……

率两千将士,临于成都府一里地之外的锦官驿,唐卿月未见花重枝头的芙蓉,更未见纤手翻飞织锦的织娘,唯见漫天冬雨细如绵针,将官驿前的青石长街淋得光泽如镜。

刺史袁江,率大小州官冒雨来官驿迎接,见她身后的五千人马,袁江立时大大松了一口气。

唐卿月穿着夹绵的褐红圆领袍子,头戴挡风遮雨的素纱帷帽,翻身下马,抱拳迎向袁江,发出的女声使袁江一愣。

“袁公冒雨迎接,宋月叨扰,不胜感激。”

袁江半怔半迷拱手揖下:“下官为益州刺史袁江,迎接京使为下官本份……女使一路辛苦。”

袁江之所以迷茫,因萧玉川信上说,统兵者为崔同全之女崔康芙,同来者还有一位名宋月的安抚使。

他还道宋月是个男子。

唐卿月将袁江的懵懂脸色看入眼里。她双手两分帷帽,朝袁江颔首一笑……无论萧玉川给她编造什么身份,她身为女子都会使人诧异。

袁江诧异她女子的身份,诧异她姝丽的容貌,更将目光越过她,贪婪望着她身后五千名甲胄精良的兵将。

唐卿月见他久久看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