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启程返京

公孙玉看到院内有一个外形奇怪的椅子,也没有多想,便直接坐了上去。

不想椅子突然倒向后边,他以为自己也会一起摔倒,于是,一声惊呼,不过,他预想中的事情没有发生,只见椅子向后摆动到一定的幅度后,又摇了回来。

确认自己无恙后,公孙玉把注意力放在了身下的椅子上,没想到外形奇怪的椅子如此好玩,找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后,他摇啊摇,摇啊摇,玩的不亦乐乎,仿佛找到了心爱玩具的小孩子。

“好玩吗?”

“好玩。”

“没玩过吧?”

“没玩……”

话没说完,公孙玉便反应了过来,知道韩珣是在那拿他寻开心呢,便瞪了他一眼,又摇了两下身下的椅子,他疑惑的问道:“这椅子你是在哪里买的?我走之前也去买一个。”

“想法不错,不过,恐怕有些难啊。”

“这有什么难的?我出钱,他出力,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出钱你也不一定买到啊。”

“又不是你做的,你怎么就又知道了?”

话音落下,公孙玉看向一旁笑吟吟的韩珣,想到上午韩珣的表现,在结合他刚刚说话的语气,他神情有些奇怪的轻声问道:“你不会是想告诉我,这东西是你自己做的吧?”wutu.org 螃蟹小说网

“公孙兄,果然是睿智之人,我这点小把戏,三言两语便被你识破了。”

韩珣右手打了一个响指,“意外”的说道。

“你不是一名道士吗?”

“没人规定道士不能会木工吧?”

“……”

之后的时间内,除了最开始的椅子外,公孙玉又看到了一个植株长着三种不同颜色的菊花,对于此种情况,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有那么一刹那,他都怀疑韩珣是不是真的会什么妖法,不然的话,该如何解释呢?

还有屋内摆在木柜上的那些栩栩如生的木雕,大者有一尺高,小者有一寸大小,其中也有一些木雕奇形怪状,人面兽身,或者相反。

他最喜欢的是一个长着人面羊身的木雕,在韩珣怪异的眼神下,询问后,得知此物名叫“懒羊羊”。

从认识韩珣到现在,好像对方一直在刷新他对这个年纪少年的认知,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少年的脑袋中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想象力又是那么的天马行空,这真的是一名十岁少年应该有的吗?

再想想自己十岁的时候,算了,还是不想了吧……

“韩珣,你答应我对的字帖呢?不会忘了吧?”

公孙玉想到他此次的目的,于是,先暂时的放下了自己的好奇心,转头向廊下的韩珣问道。

“书柜右侧第一列最下面那排,你随意挑一个你喜欢的吧。”

晋朝文风兴盛,看白云山上众人争相向他索要字帖的情形,韩珣也知道如果他字传出去,一定会引起很大的反响。

换做是它人可能就拿它换做是功名利禄的垫脚石了,但是在他这里,练字只是为了修身养性,这个习惯是很早很早之前养成的,早已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公孙玉听韩珣这随意的语气,忍不住撇了撇嘴,心中暗想:韩珣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暂且不论文采之类的东西,单凭韩珣的字就能成为很多高官名士的座上宾,而他倒好,窝在山林之中当一个小道士,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好字。”

公孙玉来到书柜前,正准备蹲下寻找字帖,余光无意间扫到了书桌上镇纸下的一幅字,正是他所要找到东西,他上前将镇纸轻轻的移开,即使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但还是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随后,他看向纸张上的内容,并轻声的将之诵读出来:“永和二十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韩珣,你真的只有十岁吗?”

全篇读完后,公孙玉站立良久。

他不知道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水平,但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就是以他现在的水平不够评价这篇文章,再者,他不明白韩珣小小年纪为何有如此人生感慨,细细想来,他好像在韩珣身上有了太多的不明白,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些什么的他,只好又重复了一句。

“不是。”

“嗯?”

“我今年三十岁,而立之年了。”

韩珣抬起头,露出他的大白牙,朝公孙玉大声笑道。

“切~”

公孙玉一直在韩珣这里待到了酉初,临走时,手中拿着一幅字贴和记载着《兰亭集序》的纸张,还有两个木雕。

难得交了一个朋友,韩珣甚至把他培育的三色菊花也送人了,公孙玉也很喜欢这株菊花,所以,也就却之不恭了。

次日,韩珣亲自送公孙玉下山,虽然两人相识只是短短一日,但两人性情相投,都将彼此当作了朋友,一直等到公孙玉的车辆消失在他的视野之后,他才转身上山返回。

韩珣原以为公孙玉只是自己人生路上的一位比较有意思的过客,仅此而已,之后,事实证明,他们俩的缘分远不止于此……

……

随着重阳节这天法会的结束,晨钟暮鼓,道观内的人又进入了以往熟悉的生活节奏,韩珣自然也不例外,上旬在道观内跟随师父学习,下旬则是下山跟随老师学习,虽然都是学习,但侧重各有不同。

冬去春来,七星院后山上的野枣成熟了两回,韩珣也因此美美的吃上了两回,倏然之间,两年的时间匆匆而过,韩珣十二岁了。

距离上次回家已经过去了三年,启程的前一天,韩珣将他回家的消息告知了师父,师父并没有多说些什么,只是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天寒注意保暖。

“起来吧,此去上京路途遥远,一路上不论遇到什么事情,当以自身安危为重,记住了?”

次日,韩珣来到老师家向其拜别。

顾老和龙虎山张天师乃是挚友,韩珣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眼前这位少年天资聪颖且性情飞扬,能收到这样的关门弟子,他是极其满意的,将一个卷轴和一封信交到韩珣手中后,他继续说道:“回到上京,在二月初五将它交给宗正。”

“记住了,老师。”

时至今日,韩珣从来没有问过老师的身份,但是,通过刚刚老师的一句话,他看出了一些端倪,宗正何等身份?

九卿之一,专门负责皇亲和外戚等贵族事物,一般由皇族人员担任,这种人物可不是普通人能见到的。

“嗯,去吧。”

韩珣躬身给老师行行礼后,走出房间,刚要登上门口的马车,便听到身后有人喊他的名字,他收回迈出去的左脚,转身看到来人后,立刻向前迎了几步,扶着对方的胳膊,低声询问道:“师娘是有什么事情嘱咐吗?”

“这是给你缝制的护膝,这天寒地冻的,你年纪还小,可不能被冻着,否则容易烙下病根。包裹中还有一些干粮和银两,出门在外,好好照顾自己,到家了,给师娘写封信回来。”

永和二十五年,魏氏随她的丈夫顾黎闲居在此。

次年,就有一位相貌俊秀的孩童来她家中求学,这个人正是年仅七岁的韩珣,对于乖巧懂事,聪明伶俐的韩珣,她很喜欢。

之后,一次偶然,又从丈夫那里听闻了韩珣的事情,想到小小年纪就要远离亲人,独自一人来到千里迢迢的龙虎山,对他不禁又多了一份怜爱。

儿孙远在千里之外的上京,这些年反而是韩珣陪伴魏氏的时间最长,与韩珣和自己丈夫的师生情不同,她和韩珣更多的是祖孙情,因此,韩珣远行,虽万事妥当,但仍然难免担忧。

“多谢师娘,您放心,韩珣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信也一定不会忘了的。”

韩珣笑着说道。

“别耽误韩珣了,否则就误了他的行程了,今天该住在野外了。”

顾黎见自己夫人依依不舍,所以,在一旁适时的提醒了一句。

“去吧。”

魏氏挥了挥手,对一旁的常魏叮嘱道:“路上好好照顾珣儿。”

“老夫人您放心吧,常巍一定照顾好我家世子。”

“韩珣拜别师父,师娘。”

韩珣朝站在自己面前的两位长辈躬身行礼,随即,转身登上马车,向西北方向赶去。

上京建康坐落在司州,和扬州中间隔着一个豫州,韩珣和常巍一路上走走停停,中间遇到了一次大雪,被迫在丹阳郡休整了两天,都说瑞雪兆丰年,希望来年能有一个好收成吧,韩珣这样想到。

用了七天的时间,两人终于来到了豫州颍川郡,豫州作为拱卫上京的最后一道屏障,约二十丈高的青黑石墙卧在韩珣的面前,固若金汤,鄙夷天下之势,城垣上还依稀可见当年累累的刀枪剑痕。

走进城内,街道两旁是茶楼,酒馆,和当铺,两旁的空地上则是一些杂乱无章的小商贩,在扯着嗓子努力的吆喝着,期冀有客人来买走他们的商品。

韩珣一路朝城中走去,繁闹的大街上,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车送货的,也有驻足凭着桥栏欣赏景色的,好不热闹。

“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

店小二看到有人进来,把手上的抹布往肩上一甩,立刻走过去热情的招呼客人。

“住店。”

常巍应声回答,指着外面的马匹说道:“喂上好的草料。”

“好嘞,您放心吧,保证做的让客官您满意。”

说着,店小二便将两人引领到柜台,交给掌柜后,他出去卸下马车,牵着马向客栈的马厩走去。

“掌柜的,来一间天字号房间。”

“客观这是您的房牌。”

但凡开店,做掌柜的最喜欢的就是出手阔绰的客人了,听到是天字号,他满面笑容的把房牌交给客人,又叫了一名小二将客人领上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