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63章 寺庙中的利益链

“佛门是清修圣土,本该远离尘世纷扰,然而一旦和利益扯上关系,便会出现这许多乱象,使明镜蒙尘。”

赵煦看着众宰臣,缓缓道,“在朕心里,宗教应保持其纯粹的本色,故而朕不会灭佛,但对那些打着宗教旗号,大行利益之实的乱象,朕决不姑息。”

顿了一顿,赵煦继续道:“大概情况就是这样,诸卿看怎么解决吧。”

“官家,臣认为,应当彻查那些放高利贷的寺庙,和慈宁寺一般严惩不贷,方能震慑那些宵小。”

“臣觉得应该还耕地与百姓。许多寺庙名下的耕地,都是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从百姓手中巧取豪夺而来,这些耕地必须要交出来。”

“治标更要治本。官家,臣斗胆建言,借此良机整顿僧道等教派,以及祠部。寺庙形成如今局势,背后症结繁多,诸如私度泛滥、度牒买卖伪造成风、僧官们徇私舞弊等,这些病根若是不除,乱象岂能绝迹?”

“查度牒,无度牒的便是假和尚,统统逐出寺庙。”

“······”

众宰臣纷纷献策,字字句句皆直戳要害,赵煦微微颔首,心中暗自赞许。

“官家,关于整顿寺庙一事,臣以为宜缓不宜急。”

就在这时,蔡卞面带纠结,忧心忡忡道,“民间佛教信徒众多,且根深蒂固,一旦朝廷动手,恐生波澜。就算不会生乱子,信徒心中难免生起芥蒂,嫉恨朝廷,久而久之会引发不必要的动荡。”

“无妨!”

章惇沉声道,“朝廷从打击高利贷入手,毕竟寺庙放高利贷,违反大宋律法。此举亦能让那些虔诚的信徒,看清僧人的真正嘴脸,从而淡化其信仰。”

“寺庙中的一切乱象,皆是有利可图造成。既如此,那朝廷就釜底抽薪,彻查寺庙所占耕地,将那些超出朝廷规定的耕地一一收回,斩断其利益链条,以绝后患。”

“让那些寺庙明白,朝廷的法度不可轻犯,否则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曾布接着话头道:“章相一针见血。寺庙的根基便是那些肥沃的耕地,朝廷收回多余的耕地,僧人的收入受到压缩,日子自然变得清苦。”

“届时,那些曾为逃避尘世苦楚,或投机取巧而剃度入寺的僧尼,便忍受不了这种清苦,最终选择还俗,重返红尘。

如此,僧尼数量自然减少。”

“当然,收回耕地时,会受到很大阻碍,咱们可以先礼后兵。主动交还则罢了,倘若冥顽不灵,那就彻查耕地来源,触犯律法的,直接抄没,僧人入狱。”

曾布话音未落,宰臣们纷纷建言。

“设置僧尼考核制度,对现存僧尼进行考核。也不用太难,以佛家入门五经为标准。识字的笔试,不识字的抽查背诵。连基础经都不会,显然就是混日子的,直接没收度牒,逐出寺庙。”

“以后严格限制寺院的建造,任何地方的建寺,必须送到京城审批,否则就是违建。”

“度牒严管,不得随意发放,僧尼人数也要严格限制。”

“增加门槛,寺院僧人必须经过考核、推荐方能成为僧人。”

“······”

抱歉,只能这么点了,有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鸟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