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论莽热的末路

册府元龟则记:“海政军回至疏勒之南,弓月又引吐蕃之众,来拒官军,海政以师老不敢战、遂以军资赂吐蕃、约和而还。”

由上述两书的记载看,662年吐蕃军队已出现在“疏勒以南”地区,并有足够强的势力,既可让十姓突厥前来归附,又可让唐朝远征军忌惮,而不敢与之交战,“约和而还”。

随后,唐蕃争夺西域的战幕就此拉开。

三、安西四镇在唐蕃间反复易手

1、咸亨元年670至上元元年674,第一次轮交换控制权。

龙朔三年663年底,吐蕃再次联合弓月、疏勒等部,围攻安西重镇于阗。

这次于阗之战的战况如何,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唐庭连续两次自龟兹,西州调兵救援来看,此战持久而激烈。

资治通鉴:“龙朔三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护高贤为行军总管,将兵击弓月,以救于阗。”

册府元龟:“麟德二年665年,闰三月,疏勒、弓月两国共引吐蕃之兵,以侵于阗诏西州都督崔知辨及右武卫将军曹继叔率兵救之。”

从史料记载可见,吐蕃进入南疆盆地后,活动非常积极、频繁,影响也逐逐扩大。弓月、疏勒等部落先后被其拉拢成为盟友,于阗也一度导向了吐蕃。

乾封二年667,大相禄东赞病逝,他的儿子赞悉若噶尔赞悉若多布和论钦陵噶尔钦陵赞卓,开始主持吐蕃朝政。

随即,吐蕃军队开始在东起剑南,中经河陇,西至安西绵延数千里的战场上,全面向唐朝发动进攻。

其中,安西地区的战争,自乾封二年667始,直到咸亨元年670才终止。

资治通鉴:乾封二年,二月,“生羌十二州为吐蕃所破,三月,戎寅,悉罢之。”

唐会要:“咸亨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吐蕃陷我安西,罢四镇。”

咸亨元年670年四月的战事,吐蕃军队取西线穿越昆仑山入南疆,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州羁縻州,又联合于阗周边突厥部落,攻陷龟兹拔换城故址在今新疆阿克苏。

唐朝被迫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撤安西都护府回西州。这是安西四镇,在唐蕃间的第一次易手。

四镇失手引得唐高宗震怒,同时也让唐庭上下对吐蕃的威胁,有了新的认识。

为好好教训一下吐蕃,李治使出了一套组合拳。

他以阿史那忠为西域行军大总管,由北向南出征安西。兼以薛仁贵为逻些拉萨道行军大总管,出河陇征伐青海,试图使吐蕃首尾难顾。

这就是大非川之战爆发的诱因,应该说当时的战场形势,对唐军极为不利。薛仁贵所领的东线唐军,只能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展开军事行动。

但论钦陵识破了薛仁贵的计策,先已二十万军队围歼了郭待封率领的唐军辎重部队,而后又尽起四十万蕃军,将薛仁贵困于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

唐军伤亡殆尽,薛仁贵被迫与论钦陵约和退军。

不过,为围歼薛仁贵所领唐军,吐蕃也是倾尽全国能用之兵,且可能战争损失并不小。

因为咸亨元年后,占尽优势的吐蕃不论在安西还是河陇,都没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甚至,五年后的上元元年674年十二月,于阗王伏阇雄以一己之力,便击走了吐蕃占领军。

唐朝也遣萧嗣业,兵入安西讨伐弓月部落。唐军尚未到达疏勒城下,孤立无援的弓月部便与疏勒一起降唐。

弓月部落一直以来都是吐蕃的盟友,吐蕃每次意图染指安西必有其相助。这次弓月降唐表明,吐蕃虽然占据了安西四镇,但受限于南疆盆地沙漠绿洲的地理特点,也只能实行少量驻军的羁縻州统治方式。

上元二年675年,于阗王伏阇雄入朝觐见,安西四镇重归唐朝控制。

唐庭在于阗设置了毗沙都督府,并在且末播仙镇、鄯善石城镇、于阗一带设十二州。

但安西四镇依旧没有大量唐军驻扎,唐弱蕃强的战争态势,并未根本改变。而吐蕃大论赞聂疑似钦陵之兄赞悉若,则亲自领兵在西域生活了将近四年676679年。

2、仪凤三年678年至调露元年679年,第二轮交换控制权。

仪凤元年676年,西突厥余部阿史那都支自称十姓可汗,与吐蕃连兵进攻安西。

唐军一面以西州为基地,派兵南下到龟兹附近与吐蕃争战,另一面在河南、河北诸道颁布举猛士诏招募猛士出征西域详见拙作那个唾面自干的胖子是个抗蕃猛士呦。

678年仪凤三年九月,李敬玄、刘审礼率领的十八万唐兵在青海,惨败于论钦陵之手,吐蕃“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

安息四镇第三次在唐蕃间易手,但次年调露元年,679年西州都督崔知辩便再次收复四镇。

关于调露元年唐朝是否复置,曾被史学界长期争论。

但从万岁通天二年696年,论钦陵与郭元振在青海野狐河之会时说话的语气看,崔知辩复建四镇应当属实。

当时,论钦陵的话是这么说的,“往者高宗以刘审礼有青海之役,乃使黄仁素、贾守义来和。陵之上下将士,咸无猜忌,故边守不戒严。和事未曾毕,已为好功名人崔知辩从五埃斤路乘我间隙,疮咦我众,驱掠牛羊,盖以万计。自此陵之国人大危栗和事矣。”

另外,调露元年七月,裴行俭以送波斯王子归国为借口,长途奔袭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

擒获都支后,裴行俭在其牙庭附近置碎叶镇,并“召四镇诸胡酋长”前来。

如当时四镇仍在吐蕃控制之下,“召四镇诸胡酋长”自然无从谈起,且册府元龟外臣部记载:“调露元年,以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为四镇。”

这是四镇建制中第一次出现,以碎叶取代焉耆的记载。由此推测,调露元年崔知辩复四镇应属实。只可惜,目前尚未找到此次恢复四镇的直接史料证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