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忆往昔

“二十多年不见,大嫂还是这么火爆脾气。”周秉昌干巴巴的道。

“谁是你大嫂,你给老娘滚。老三,去,去厨房给我拿菜刀来,老娘今天要跟他拼了。”

赵稼时一开始没认出来周秉昌是谁,还在想这位怎么地了钱桂芬女士了让她这么讨厌他。

但这会儿仔细看了下,心里就有谱了。

怪不得他妈发飙呢。

他安抚道:“妈,你为了一个外人拼命干什么。”

一个外人……

钱桂芬的气顿时就消了一半。

对,他就是个外人。

自己养了二十五年的儿子,不会因为一个外人就不要她这个妈的。

钱桂芬道:“松开,妈不闹了。”

赵稼时这才松开她。

钱桂芬看着周秉昌道:“远道而来,我这也没茶水招待你,进屋说吧。”

说着就进屋了。

周秉昌看着赵稼时。

赵稼时没看他,转身走到那树杈跟前,提着两条鱼冲钱桂芬喊:“妈,我先把去送回去处理下。”

“去吧,这里不需要你了。”钱桂芬道。

赵稼时提着鱼就走。

周秉昌想了想就要追上去。

钱桂芬喊:“怎么?不进来?那就滚吧。”

周秉昌闻言顿时就站在那不敢再跟了,但是目光还是落在走远的赵稼时身上,恋恋不舍最后转身走了。

赵稼时感觉到身后那个目光消失了后一直紧绷着的身体顿时松了下来,本来挺快的步伐这会儿也慢了下来。

这就是他亲爹?

呵呵……

赵稼时说不清自己心里什么感觉。

他将心头的烦躁甩开,推开门喊:“杏儿,妈给你买了两条鱼,我给你顿上。”

“我不想吃。”魏子杏从房间出来:“你还给妈吧。”

她皱着眉一想到鱼胃就不舒服。

赵稼时见她脸色不太好就要过来,结果魏子杏捂着鼻子往后退:“你别过来,稼时,我不想吃鱼。”

“行行行,不吃就不吃。”赵稼时拎着鱼后退:“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弄。”

魏子杏想了想:“我想吃味道重一点的,嘴巴没味道。”

赵稼时道:“那我把这鱼给你红烧了?”

魏子杏摇头,“想吃辣的。”

“行,妈那边还有腌辣椒,我去给你弄点来。中午可能要在妈那边吃饭了,我先过去,等下再回来给你送饭。”

“行,你照顾好小宝。”

魏子杏这几天开始害喜了,每天早上起来就胃难受,闻到腥味也会恶心。

不过还好不是那么严重。

老屋那边,钱桂芬把赵稼旺跟李翠都赶走了,赵稼敏已经开学了不在家。

小宝跟大丫也去找村里的小伙伴玩耍去了。

堂屋里就坐了他们三。

周秉昌先拿香点了三根冲着祖宗排位拜了拜后把香插在香炉里,然后在转身冲钱桂芬跟赵大牛一鞠躬。

半天没直腰。

钱桂芬气呼呼的坐下。

周秉昌站直后道:“大哥,大嫂……”

“坐吧。”赵大牛道。

周秉昌坐下,顿了顿问:“老人家是什么时候去的?”

“61年。”赵大牛道:“你走后妈就想你,天天哭,眼睛也不太好了,后来王梅生下老三因为营养跟不上,孩子生下来不足月她就走了,妈就哭着说对不起你,身子也跟着也垮了,再后来,闹饥荒,她就想把口粮攒着留给孙子们,自己一天就吃一口,然后就靠喝水撑着,身子彻底拖垮了,那年年底就没了。”

随着赵大牛的叙述,周秉昌已经哭了。

养母对他恩重如山。

他家祖上姓国,后来全国都要解放了,他们家祖上带着家人跑了,去的港岛地区。

当时事发很突然而他还在上学,家里让当时在她家做保姆的老太太去接他然后在港口集合。

结果等保姆带着他去了港口却没等到家里人。

港口很乱,一打听才知道船半个小时前就开走了。

就这么的,他从周家小少爷变成了孤儿。

保姆带着他回到了乡下,怕别人问,就说他是她儿子,流落在外的。

他就姓了赵,成了老太太的家的二儿子,取名赵寻。

寻找的寻。

老太太对他真的如亲生儿子一般,当时他也才十二岁。

他一开始还天天哭,几个月后就看开了,他这辈子就在老太太身边孝敬他了。

他也是真这么做的,在老太太的介绍下,认识了第一任妻子王梅。

两人结婚后日子也算甜蜜。

可在妻子怀孕五哥多月的时候不知道是谁举报的,说他不是赵家人,把他的身份抖了出去。

吓的老太太当夜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给他了,还让他去港岛那两地找找家里人。

虽然不舍得,但是他不得不走。

被抓到的话他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就这么的,他跑了。

他也不是立刻就找到门路去的港城。

因为没有证明,他花钱上了一辆装货的车才到了羊城,最后又在那边待了一年多,才找到门路偷1渡去了港城。

到了港城就给人洗盘子。

也没工钱,就为了有个地方睡觉,三餐有的吃而已。

这期间好不容易攒的几个钱也都拿来登报寻亲了,报纸在港岛两地都有发。

一直到港城的第三年,他才接到从岛屿那边打来的电话。

这么的,才辗转跟家人团聚。

那时候他母亲已经不再了,父亲也老了满头白发了。

大哥因为当年“逃亡”路上太慌乱被砸断了腿,大嫂到了港城就不愿意走了,拿走了大哥所有的家当跑了。

一家人在港城等了一年多也来到岛屿这边,然后接住以前的人际关系,借了钱开始做点小本生意。

母亲故去,大嫂跑了,小妹也嫁人了。

家里就剩下年迈的父亲以及残疾大哥,还有一个十六岁的大侄子。

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父亲的肩膀上。

一家人团圆后他就开始帮着父亲打理生意。

他脑子很好使,本来勉强维持的生意在他的运作下很快就有了起色。

经过这么些年的运营,他当年的小本生意已经成了颇具规模的大公司了。

其实他七九年的时候借助了来大陆考察投资的身份回来过一次。

只是当时没敢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