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之治4

社会

西晋开国至太康年间,经济发展迅速,确实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国家。据史学家干宝说:当时牛马在野外随便放牧也不用担心被人牵走,人们居住的地方,大门常常开着。相遇了就像亲人一样和谐。如果你没吃了,随时有人会救济你,幸福指数满满。[15]

但是,在晋武帝的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于是在太康时期,炫富、比富之风在社会上很流行。与此相匹配的是好逸恶劳和没有进取精神。他们懒散不爱走路,做事漫不经心,不思进取,连穿衣服也选择宽松的式样。在比富炫富的影响下,当时还流行一种时尚潮流,那就是喜欢清谈。清谈,就是说些没有任何实际内容的玄幻、空灵之语。无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小会议,还是普通的亲友聚会,大家无不侃侃而谈,说话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无懈可击;可仔细一想此人又什么也没说,没有一句话涉及实际问题。

文化

司马炎统治时期施行宽松的统治政策,在政治上施行怀柔政策,并且在人才上施行任人唯贤,不计前嫌,对人才也进行积极的保护,从而有利于文化的繁荣,使得太康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文化佳作与文化名人。当时,盛行着一种被后人称颂的“太康文学”,其代表人物有一左(左思)、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二潘(潘岳、潘尼叔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辞赋家左思,写了《三都赋》,是由《蜀都赋》《魏都赋》《吴都赋》三篇独立又相联结的赋组成的。《三都赋》一问世,立即轰动整个洛阳城。人们纷纷传抄,引起了纸张奇缺,纸价飞涨,从此便流传开“洛阳纸贵”的说法。它不仅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而且对于考证、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左思的诗也写得非常好。

当时最负盛名的要算陆机,被后人称为“太康之英”。他的诗歌意新词秀,讲求形式的华美,以其深厚的笔力,优美的辞藻,纯熟的技巧,表现了一种华贵之美。这种艺术追求,极大地影响了太康文学的艺术倾向。他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陆机还是书法家,所写的章草《平复帖》流传至今,是书法中的珍品。另外,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陆机还有画论。

除了文学艺术方面,西晋太康年间在其他领域还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他们对中国古代文明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有的这些文明与晋武帝开明的文化政策和人才保护措施是分不开的。

地理学家裴秀,是晋朝的尚书令,多次被人告发,但晋武帝不信谗言,保护裴秀,使他在地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裴秀首先运用了简缩的技术,用“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尺,把那幅用几十匹绸子做的巨图缩画成了《地形方丈图》。裴秀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六个基本要点,即比例尺、方位、交通路线的实际距离、地势起伏、地物形状和倾斜缓急等。这些都是世界地图学史上划时代的创新,除了经纬度和等高线外,已经包括了现代化制图的基本要素。这在自然科学不发达的一千多年之前,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贡献。

医学家皇甫谧,四十多岁得了风湿病,半身瘫痪,长期卧床,但他博览群书,很有才华。晋武帝得知后,多次下诏要他出来做官,但他推说有病,婉言谢绝。他在病床上开始摸索针灸,一边攻读医书,一边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经过七年苦心钻研,他不仅治好了自己瘫痪多年的疾病,而且针灸技术越来越高,发现了不少针灸穴位,创立了自己的针灸理论,写出了《针灸甲乙经》。此书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是一部伟大的着作,而且还流传到国外,从公元6世纪开始,还被朝鲜、日本的医生奉为必读的书籍。

人口

根据《晋书·地理志》记载,太康元年(280)晋武帝统一全国后,西晋全国有户,人。太康三年(282),户口调查为全国户,约人。

民族

太康年间,在民族关系方面,晋武帝采取了招抚与镇服相结合的民族政策,以招抚为主。《晋书·四夷列传》找:晋武帝即帝位后,对周边少数民族是“抚旧怀新,岁时无怠”,随时招抚各少数民族入居中原。

在晋武帝的这种政策的感召下,塞外匈奴等少数民族首领纷纷率领本部人马、牛羊入塞定居。如:泰始年间,匈奴大水等二万余落归附西晋,晋武帝将他们安强在河西故宜阳城下。后来,又陆续迁入不少部落,与汉人杂居。太康年间,匈奴首领都大博和萎莎率幻奴各部“大小凡十万余口,诣雍州刺史扶风王骏降附”。还有匈奴胡太阿厚牢二万九千三百人“归化”,大豆得一育鞠等“率种落大小万一千五百口,牛二万二千头,羊十万五千头,车庐什物不可胜纪,来降,并贡其方物,(晋武)帝并抚纳之”。此外,在成宁和太康年间有奚轲十万以及鲜卑、五溪蛮夷羊柯獠、西北杂虏等族入居内地。晋武帝对来降的少数民族有功首领还予以奖封,如匈奴首领綦毋倪邪伐吴有功,被封为赤沙都尉。

对晋武帝招纳匈奴等少数民族入居内地一事,西晋朝廷内颇有异议。一些人认为羌胡狡猾,其心必异,让他们入居内地,对晋朝不利。因此,建议把入居内地的各少数民族迁出中原。时西河侍御史郭钦上疏晋武帝,提出“徙戎”主张,他说应该把戎狄迁徙到西、北边境以外地区,被晋武帝拒绝。

在晋武帝的招抚民族政策下,原来西晋北方广大土地上,处处有匈奴、鲜卑、羌胡等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现象,《晋书·匈奴传》记载当时情况是:“爰及泰始,匪革前迷,广阔塞垣,更招种落,纳萎莎之后附,开育鞠之新降,接帐连话,充郊掩甸。”“关中之人,百余万口,而戎狄居半。”这些内迁少数民族与广大汉族人民一道生产,共同生活,友好往来,互相学习影响,加速了民族融合过程,这就为“太康之治”的形成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客观社会环境。

晋武帝招抚少数民族入居内地,拒绝徙戎,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在客观上是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是符合各族人民愿望的,应予肯定,这既是“太康之治”所以能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又是“太康之治”的具体表现。

主要影响

晋武帝太康年间的统治有很大的历史功绩。西晋统一后实现了开疆,并促进了中国的对外交往,促进了中国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晋朝有众多的发明创造和制度建设都是在中国首创的,其中包括:三省制、门下省、国子学、书博士、占田制等等。

科技发明有瓷器、制图术、指南舟、楼船、凸镜聚光、脉经等等,这些成就都是在司马炎统一前后的成果。这些成果有的就是为统一战争服务的创造,只是在实现统一后,才增强了汉民族的团结,也巩固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团结,增加汉族人口,改变了汉末中原人口锐减的困局。

太康年间的中国是与西方罗马帝国并列的大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外交往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外事活动和经济贸易,这大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

“太康之治”尽管是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但它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为西晋王朝增添了一点光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