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永安侯府内。 ……

永安侯府内。

永安侯有些不安地对永安侯世子道:“我们把要债的打发到二皇子府前, 苏然能替我们把银子还上吗?”

永安侯世子一脸淡然:“父亲,您这话说的,什么叫她帮我们把银子还上, 她也是我们苏家的人, 我们借的银子就是她借的银子, 现在我们没有银子还, 让她还也是应该的。”

永安侯擦了擦头上的汗道:“嗯,的确我们是一家人, 让她还也是应该的,不过这话说回来,青云也和我们是一家人, 青云也该给还上一些, 可是青云为了管家权把嫁妆银子都拿出去了?”

永安侯世子道:“父亲不必忧心,要债的人出去的时候, 我已经叮嘱了他们说苏青云的银子全都捐出给了三皇子府, 现在整永安侯府的孩子有钱的只有苏然一个人,皇上的赏赐她还有她母亲留下来的嫁妆以及最重要的是苏然还有护国将军府的全部家产, 苏然现在手上起码要有几千万两,还区区二十万两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

永安侯头上的汗更重了:“这…”

永安侯世子又对永安侯道:“父亲, 苏然手上有这么多银子,她出点儿小钱无妨的,且你要是早说苏然有那么多银子,我们当初何必借二十万两, 我们借个百八十万两就好。”

永安侯道:“怎么能够借这么多, 就是借这二十万辆,我这心内也忐忑,苏然想必也是能给还上的, 不过她原本就生了我的气,如今她肯定是要生更大的气了,怕是以后就不搭理我了。”

永安侯世子笑道:“她不搭理咱们,咱们可以主动去找她呀,她还能不认她的父兄不成。她不认我们,他日若是受了二皇子的欺负便没人给她撑腰。所以她定然是要给我们还上的,还有,现在我们府里的银子也化用的差不多了,以后我们再没有银子,就去找她要,她要是不给我们就再出去借,要让债主记在她账上去,让债主和她找银子就行了。”

永安侯眉头紧锁:“这总归也不是个办法。”

永安侯世子道:“我们永安侯府,如今已经是一个空壳子,这若是在不依靠着苏然,以后我们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永安侯开口道:“你也该去谋个一官半职,咱府也不能说坐吃山空靠借银子度日。”

永安侯世子不屑道:“三皇子以后登了记,我就是国舅爷,这好差事不是我想要挑哪个就挑哪个吗,父亲不必忧心,青云是个有出息的,咱家就等着靠着青云以后过好日子吧。”

二皇子府门前,要债的人正和苏然对峙。

要债的领头大汉道:“我已经去找过你父亲哥哥了,他们都没有银子,我们自然是要来找你,你总归姓苏。”

苏然笑了一声:“再和你们说一遍,我已经不是永安侯府的人了,我是以护国将军家的人的名义出嫁的,皇家的玉牒上面也是如此记载的。我已经转了家谱,我是护国将军家的人,而不是永安侯府的人,我和他们不是一家,我又何必给他们还这个债,但是三皇子的侧妃苏青云,可实打实是和他们一家的,永安侯府借了你们的银子,就是给苏青云做嫁妆,你们堵在二皇子府的门口寻衅滋事,这事就算是说到衙门里面,也是你们没理。”

为首那要账的开口道:“父债女还天经地义,永安侯世子指名道姓的说让我来找你,他让我来找你,我定然是来找你的,就算你是二皇子妃,那也不能欠钱不还呀。”

已经过来围观的百姓纷纷开始指指点点起来。

“听这样子永安侯世子是二皇子妃的哥哥吧,永安侯世子借了银子怎么能让二皇子府来还。”

“哪有出嫁女替母家还银子的道理,这女子出了家以后就是婆家的人了,是没有承担娘家债务的说法的。”

“而且刚才你没听明白吗?这二皇子妃压根儿就不是以永安侯府家女儿的身份出嫁的,而是以护国将军家的人的身份出嫁的,这样就更和永安侯府没什么关系了。”

这个永安侯世子明知道二皇子妃不是永安候的府的人,还是要把人指在这里,也真是太无耻了。”

“我听说二皇子妃不是永安侯侯是子的亲妹妹,那三皇子的侧妃才是他的亲妹妹。真是人心偏的没边,永安侯世子怎么不让要债的到三皇子侧妃这里呢?”

“刚才我还听二王子妃说,永安侯府当初借这银子就是给三皇子妃当嫁妆,哪有这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借银子给一个女儿当嫁妆,却让另一个女儿还债。”

这要账的人堵在二皇子的门口要账,为的就是让周围的王公贵族和百姓围观。使得在这样的逼迫之下,二皇子和二皇子妃受不了丢脸,便把银子还了,但是现在大家纷纷指责起了永安侯世子,并且围观的人里面还有人对他们说,让他们去找永安侯世子要账,还有人要让他们去找三皇子的侧妃要账。

这些要账的人过来和二皇子这样的人物要账,原本心里也是有几分怵的,虽然听说二皇子并不得势,但是毕竟也是皇亲国戚,是皇上的儿子,和他们所欺负的其他人不一样,他们所借的不过就是个邻居和百姓的舆论罢了,现在邻居和百姓们也没有帮助他们,看来他们今日是逼迫不了二皇子了。

不过为首的还是强撑着对苏然道:“那总归永安侯也是你的亲生父亲,你帮他还银子也是应该。”

围观的一个青年喊了一声:“喂,你刚才没听说吗?永安侯借银子是给三皇子的侧妃当嫁妆,可不关二皇子妃什么事情。”

二皇子看向了人群里的那人,记住了那人的长相。

三皇子原本还是在人群中看二皇子的热闹,本来还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说什么欠债就该还钱的话,但是眼见现在牵扯到了三皇子府。

三皇子想到最近他的家里已经被掏空了,便亲自对那青年道:“这是永安侯借的银子和本王的侧妃有什么关系?你等刁民,切莫随意攀扯。”

过来要账的人也是知道三皇子比二皇子更得势的,他们是断然不敢得罪三皇子的。要想要银子是只能揪着着二皇子和二皇子妃了。

二皇子和三皇子都不能得罪,相比之下还是得罪二皇子风险更小一些。

要债那人继续对苏然道:“三皇子的侧妃毕竟只是一个侧妃,你却是正妃,这钱由你来还理之应当。”

苏然道:“我们也别掰扯什么道理了,因为你们根本就不讲理,既然如此,我们就去官府弄到个明白吧。”

苏然说着便往京兆尹府的方向过去。

二皇子也急忙走在前面护住了,苏然。

要账的那些人一看,纷纷道:“你们还钱就好了,去什么官府。”

苏然的道:“我们现在就去官府,如果是官府判下来让我还给你们银子,那我二话不说连本带利的还给你们,若是官府判了我不该还你们银子,那你们该找谁就找谁去。”

围观的百姓也开始议论,这就是要去官府,不能说要债的让谁还就谁还,还就是得让京兆尹的青天大老爷评判评判。

二皇子开口对要债的人道:“你们若是现在不出官府,待会儿就让官府的人过来压你们去官府。”

这些要账的原本还打算继续留在这里,但是周围人对他们指指点点,他们已经无法依靠舆论了。

为首的要账的开口道:“你是二皇子,官府定然是偏向你的,我不去,我去了就要吃亏。”

二皇子道:“你且放心,官府也是要名声的,有这些这么多百姓围观,官府要是瞎判岂不是丢了名声,且京兆尹刚正不阿是出了名的,京中百姓都知道。”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附和道一直都听闻京兆尹不是一个官官相护的人,他一直为民做主。

二皇子和苏然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这些要账的只好是跟着二皇子去了官府

自古以来京兆尹都是最不好当的,不过如今这位京兆尹倒是如鱼得水,很是顺畅。

因为当今京兆尹行事公正,任哪家如何施压,京兆尹赵福英都有一副硬骨头。

皇上也是十分欣赏京兆尹的这副硬骨头和公正,赵福英的公正是有皇帝在撑腰,也没有哪个权贵敢把他怎么样。

去了京兆尹府,要账的和京兆尹陈述了永安侯借了他的银子还不上,现在该由二皇子妃来把这银子还上。

京兆尹开口道:“这么点小事儿,你们居然也来上公堂,谁找你借的银子你便去找谁还银子便好。这关二皇子妃什么事情,二皇子妃是外嫁女,这娘家的账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时候苏然也上前:“大人不仅仅是我是外嫁女,而且我已经不是苏家女,我是以护国将军府人的名义出嫁的,并且在皇家玉牒上,我的姓氏已经改成了护国将军的姓氏,皇家玉牒上我的名字是乔然二字。”

京兆尹府开口道:“照这样说,那二皇子妃更是和永安侯府的债务没有关系了。”

京兆尹府门外围着的百姓纷纷议论。

“可不就是嘛,这本来就和二皇子妃没有关系,这京兆府尹人家判的对。”

“是不应该二皇子来还,这也太气人了,给三皇子侧妃做嫁妆,却让二皇子妃来还银子,那岂不是让二皇子妃给三皇子的侧妃准备嫁妆吗?这也太卑鄙了,”

要债的一听京兆尹都这样宣判了,并且百姓也都知道这个宣判结果,他们是不可能再从二皇子妃处要出银子了。

但是就看永安侯府那个样子也是个还不起的,他们也是知道永安侯府的情况的,要不是知道永安侯府的两个女儿苏然苏青云有出息的话,他们也不能给永安侯府借这么多银子。

那现在便只能是抓住三皇子府了,永安侯府是还不起的,那就让趁着今日在大堂上百姓们也在,得想办法让三皇子还钱才是呀。

要债的又道:“大人,那小的和二皇子妃要债这一事情就告一段落,是小的不对,小的不该去二皇子妃门口闹事。”

“可是永安侯府借了小子的银子也是事实,现在永安侯还不了也是事实,那小的的银子总不能就白瞎了吧,你说小的这银子该去找谁要。”

京兆尹开口:“既然是永安侯府找你借的银子,那你就要去找永安侯要银子,至于永安侯是从哪儿弄来银子还给你?那是永安侯他的事情。”

要账的一听这京兆尹是丝毫不想判让三皇子还银子。

要账的急忙说:“大人,永安侯借了银子是要给三皇子的侧妃做嫁妆,那不如就由三皇子的侧妃来还这银子。”

京兆尹面无表情开口:“本官已经说了,既然是永安侯问你借的银子,那你去找永安侯就好。对于永安侯是要怎么给你还银子,从谁那里找银子,那是永安侯的事情了,本官无权宣判让其他人给你还银子。”

接着二皇子开口道:“赵大人,既然现在已经不关二皇子妃的事情,我和二皇子妃便回回去了,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呢。”

京兆尹开口:“到现在关于二皇子妃的事情已经说清了,就请二皇子和二皇子妃回去吧。”

要账的一见二皇子夫妇走了,连忙道:“大人,小的要状告永安侯和永安侯世子借钱不还。“

三皇子之前也是跟着过来的,坐在堂上的三皇子眼下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三皇子想了想,他还是走吧。

但是三皇子刚起身,百姓们便开始议论说这到底还是三皇子得了好处。

这若是让百姓们单个去得罪三皇子,他们是不敢的,不过大家一起都在这里议论纷纷,法不责众,三皇子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三皇子又坐了回去,他要是走了,这事情还不知道怎么发展了。

永安侯和永安侯世子很快就被传唤了过来。

要账的指着永安侯道:“永安侯当初问我借了二十万辆银子,说好三个月后还二十五万辆,现在却压根给我还不上,说他们府内一分银子都没有,大人你说这银子不还我可该怎么过日子,我们还上有老下有小要养呢。”

永安侯世子开口:“我们府上还不上银子,不是让你去找二皇子妃要银子吗?”

京兆尹冷漠开口:“关于二皇子,妃给还银子一事,刚才我已经做了审判,银子不是二皇子妃借的,且二皇子妃是以乔家人的身份出嫁的,按理说已经不和永安侯府有瓜葛,再说就算是二皇子妃是以永安侯府家女儿的身份出嫁的,按照我朝律法,祸害不及外嫁女,这自然是和二皇子妃没有关系。”

永安侯世子不悦道:“苏然那个不孝女,永安侯府的日子如今已经如此的捉襟见肘,她却见死不救,就算祸不及外嫁女,她总得管父兄的死活吧,她真是太不孝了。”

永安侯世子如此说道,就是为了坏苏然的名声,按道理来说苏然不还也可以,但是如果是按情理来说的话,苏然不帮还银子便有些说不过去了。

要的就是众人唾骂她不孝,不帮助兄长,如此才能逼着她帮着还银子。

门外有几个声音议论了起来。

“永安侯府怎能如此的不要脸?借银子给三皇子的侧妃当嫁妆,却让二皇子妃还银子,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样的父兄不孝顺也罢,二皇子妃当初之所以以乔家人的身份出嫁,应该是怕的就是这种情况。”

“现在永安侯府欠了钱,只说让二皇子还,却没有让得了便宜的三皇子侧妃还,可见以前在闺中的时候永安侯府就偏心三皇子的侧妃。”

“我听说这永安侯世子和三皇子侧妃才是亲兄妹,二皇子妃是原配生的,已经死了。”

“有了后娘可不就有了后爹吗?怪不得。”

这个时候京兆尹一拍惊堂木:“安静,禁止喧哗。”

永安侯世子刚才也听见了外面百姓的议论声。

永安侯世子没有料到大家不骂苏然不孝顺,倒是骂起他无耻来。

京兆府尹开口对永安侯道:“既是你们问借了银子且约定的是三个月你们就该是给人家把银子还上。”

永安侯不说话,他这张老脸已经挂不住了。

永安侯世子开口:“是我们府中压根没有银子,这若是还也只能是让苏然来还了。”

要债的之前也是寄希望于让苏然来还的,但是刚才京兆尹已经明确的说了这个事情不关苏然的事情。

苏然这里是指望不上了。

要债的怕他要不上这钱,连忙对永安侯世子说:“二皇子妃和这钱没有关系,就不必再提二皇子妃了,你们口口声声说的还不上银子,永安侯的宅子不是还在吗?那也值个几十万辆吧,还有三皇子妃嫁的是三皇子,你们的银子又是给她做嫁妆。”

坐在旁边的三皇子连忙道:“三皇子妃也是外嫁女,这个跟三皇子妃有什么关系,你们不要胡乱攀扯。”

三皇子生出一身冷汗来,这债务要是真和他扯上关系,他便又得出去借银子,府中现在已经把全部的银子都花用光了,他还和旁的大臣借了两万两,若是这银子由三皇子府来还,那他还是得出去借二十万两,他身为皇子,向外借银子可不是叫人笑掉大牙。

他也是可以和那些侯府国公府借银子,但是多少也是让一些人让有人瞧不起,就算他能豁出去这张脸不要,但是这几天正是局势动荡,因为勋章的事情,好多人已经开始巴结起了二皇子。

在这样的关头,他若是示了弱,岂不是让那些人顺便能转向二皇子吗?

要账的现在也慌了,永安侯府没钱,二皇子妃不是永安侯府的人,三皇子也不打算出钱,这二十万两真要不回来怎么办。

为首的要账的道:“三皇子妃是以苏家女儿的名义出嫁的。这银子由三皇子妃来还也可以。”

要账的怕他的理由还不够又道:“永安侯当初借着银子时候说的是给三皇子妃做嫁妆,可见三皇子妃的父兄也是极疼爱她的,父兄如此疼爱她,父兄现在有了事情,她却不帮着父兄,如此也是不孝,三皇子妃若是不还银子,那不仅不孝,也是辱没了皇家颜面。”

外面的百姓又开始议论。

“二皇子妃不还这银子是天经地义,但是三皇子妃要是不还帮着还可就说不过去了。”

“那银子可是给二皇子妃做嫁妆的,她可是得帮着还这些银子,要是不还也太不过于不孝了。”

京兆尹又拍了一下惊堂木:“禁止喧哗,再有喧哗之人,就拖出门外。”

百姓们便噤了声,不过没有关系,毕竟想说的话已经都说了。

京兆尹看向:“永安侯和永安侯世子,既是永安侯借了银子,就该按期限给人家归还了。当初是永安侯借的银子,若是现在把银子还给人家,那便没事了,若是现在不还银子,那就按照律例,先把永安侯下了狱,等什么时候还上银子再把永安侯放出来。

永安侯心内一惊,还没有哪个侯爵因为欠银子被下大狱。

永安侯世子也很着急,若是父亲是因为欠了银子被下了大狱这事传出去他的脸该往哪儿搁,还有哪家高门的闺秀会嫁给他。

他还想着苏青云嫁给三皇子,他以后就是国舅爷,他若是结亲,那必是要结一个国公府的姑娘或者一品二品大员家的姑娘。

甚至是他就算要娶福康公主也是配得上的,但是父亲若是因为欠银子下大狱必然会遭到旁人的耻笑,他现在可还不是国舅爷呢。

永安侯世子看向了三皇子:“三皇子,你就帮我们把银子还了吧,可是当初借银子可是为了给青云当嫁妆。”

三皇子现在也觉得丢人的很,也想快点把银子还上,他倒是不吝啬银子,但是眼下的问题是他没有银子。

京兆尹是说当场还银子才能放人的,三皇子就算是想要帮永安侯还银子,那也得等他出去借。

他在公堂之上还不上银子,他的颜面往哪儿搁。

三皇子开口道:“苏青云是外嫁女,你们做的事情凭什么她承担。”

百姓又相互之间窃窃私语起来。

虽然三皇子听不十分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也能猜的八九不离十。

百姓无非是说他不孝敬岳父一家,但是就算这有点让人难堪,也比他拿不出银子来丢人。

京兆尹开口对要债的道:“本官的宣判就是如果当场可以还银子,你们二两家当场和解,如果永安侯还不上银子,便先下了大狱,按照我国律法可再延续半年,若是半年之后还是还不上银子,便把永安侯的等值的田产折给你。”

要账的一听他的银子有了着落,赶忙磕头:“谢青天大老爷,大老爷真是公正无私,小的还担心大老爷偏心王公贵族,这样审判如此可见大老爷还是公平公正心系百姓的。”

要账的得知他的权益有了保障后,一骨碌地说就算永安侯府没有现银,不过他们的田产地产却是能够折上二十万两的。

要债的看向了永安侯和世子:“你们看此事该当如何?是当场还银子还是把田产地产转移给我们,还是先下大狱,等到了时间再把田产地产还给我们。”

永安侯和永安侯和世子都觉得血蹭一下的冲上脑袋。

赔房子赔地这可是辱没祖宗的做法,是要被世人戳着脊梁骨骂的,就算他二人以后一个成了国丈一个成了国舅,那也永远在这个京城里面抬不起头来。

自古以来但凡是卖房子卖地的。没有不被骂的,就算是寻常百姓家卖房子卖地也是要被世人唾弃的,更何况这王府侯府就压根没有落魄到卖房子卖地的。

永安侯府若是真把房子和地都抵出去了,那这就成了京城的头号笑料了。

永安侯世子一听慌了,连忙又去求三皇子:“三皇子,你又是我的表弟又是青云的夫君,这个事情你得管啊,你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家的田地庄子都被抵了债呀。”

三皇子觉得丢人极了,他想管但是没法管。

三皇子这个时候也不管旁人骂他不顾及岳父一家了,这个骂名不重,但是若是旁人得知他连银子都没有,那他就丢人丢大发了。

两害相较取其轻,三皇子嫌弃地拨开永安侯世子,连招呼都没和京兆尹打就大步流星逃也似的地走出了京兆尹府。

众人目送着三皇子离去然后又看向了堂前。

京兆尹又问永安侯世子:“你们是打算现在还钱还是先下大狱。”

这下大狱和卖宅子,哪个都丢人,房子和地实在不能卖。

永安侯艰难开口道:“那我便缓上几日吧。”

京兆尹开口道:“来人,将永安侯送入大狱。”

电光火石之间,永安侯想到若是自己进去,那依世子的面子,是再借不来银子还不上银子的,到时候可就得卖房卖地了。

永安侯赶忙对世子说了利害。

随后永安侯就提出让世子代自己坐牢。

永安侯世子懵了,这怎么自己还得坐牢,偏偏父亲说的又有理。

京兆尹同意让世子待父坐牢。

百姓们实打实地看了一出好戏,先是夸京兆尹公平公正,事事向着理说话。

京兆尹先开始审判二皇子妃和这事没关系,后又是按照律例判永安侯该给这债主还钱。

百姓夸完京兆尹,大家又对三皇子和永安侯世子议论纷纷起来。

“这三皇子也太过无情一些了吧。”

“按理说也不该有女婿来还,但是这按情可就说不过去了,三皇子作为皇子咋能怎么能这点银子都没有,他帮还上就好了嘛。”

“永安侯世子要是到时候还不上银子,可不就得还房子还地吗?唉,这真是个败家子儿。”

“就是就是,我听说这永安侯世子是没有官职的,这个朝廷也是会用人,像这样的败家子就是不应该用,看来当今皇上也是个公平公正的。”

京城中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全都是对今日的事情议论纷纷。

都说这永安侯厚颜无耻,给三皇子的侧妃借银子做嫁妆,却让二皇子妃还,这天下哪有姐姐给妹妹准备嫁妆的道理。

还有人说三皇子也太过于无情,祸不及外嫁女,可是永安侯到底是为了给三皇子妃准备嫁妆才欠的银子,三皇子这个时候就应该站出来把这银子还上。

还有人说这三皇子侧妃没有钱还为什么打肿脸充胖子,现在这事情闹大了,比她没有嫁妆还要丢人呢。

三皇子回到了府中,怒气冲冲地去了苏青云的住处开口道:“你知不知道?你爹问人借了二十万两银子,现在还不上,人家把他告到京兆尹那你了,害我丢好大的脸。”

苏青云愕然。

今日上午的时候苏青云是出府去和其他府的贵妇一起游玩,她已经嫁给了三皇子,她还是要和其他人去交好,顺便还是要联合其他人一起排挤排起苏然和汾阳郡主的。

所以上午发生事情的时候,苏青云并不知道

当初永安侯出去借银子的事情也她也是知道的,她也是打算着让苏然还这银子的,毕竟这永安侯府的子女里面只有苏然是有银子的。

那点银子,对于苏然来说就是毛毛雨,不仅是这次,苏青云还想着以后永安侯府有什么事情都找苏然要银子就好了。

所以此时苏青云一听也很是震惊:“父亲和哥哥怎么会到了公堂上,苏然就那样的任父亲和哥哥上公堂吗?她怎能如此不孝。”

三皇子冷笑一声:“你还有脸说,人家都已经说了,永安侯府借那二十万辆是给你做嫁妆的,原本永安侯府的债是怎么都和我扯不上关系的,现在所有人都觉得我该帮他们还这影子,我若不还便是无情,但是你说现在我该去哪找这银子给他们还上,我的田地和庄子都是刚分下来,现在还没有收成,就算有收成也不过是几万两,我是给他还不了这银子,但是我还不了银子的事情,又不能说出去丢人,不丢这个人就要丢那个人,当初你们家里没有银子你就不要带陪嫁,也没有人会把你怎么样,现在好了丢这么大的人。”

苏青云道:“我去找苏然。”

三皇子皱眉:“京兆尹已经判了,这事情和苏然和二皇子没有什么关系,是再怎么牵扯也牵扯不到苏然头上的。”

三皇子越说越气,说到最后甩袖便去了汾阳郡主处。

苏青云从三皇子身旁的小厮那里打听得知了他的哥哥被下了大狱的消息,又赶忙去狱中看望她的哥哥,京兆尹的大狱是可以探望的。

苏青云一见了永安侯世子便道,:“哥哥,你怎么就被下了大狱呢?”

永安侯世子咬牙切齿道:“还不是怪苏然,苏然把她摘得一清二楚。”

苏青云都快哭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呀?哥哥你总不能一直在大狱里吧。”

永安侯世子道:“若是我们不还银子,人家债主就会拿走咱家的田地还有府宅,这些加起来也就是三十来万两,这银子得你想办法来还了,你若是不还,旁人把咱们家的府宅拿走,你还是会丢脸。”

苏青云欲哭无泪:“我还,我拿什么还,我的嫁妆已经全都给添给了三皇子,一些用了家用,剩下的已经捐出去了我根本没有银子呀。”

永安侯世子道:“你还不起,那就让三皇子来还,总不能让人把咱家的田地庄子房子都收走,到时候父母和我可不就得流落街头,你也面上无光呀。”

听到这里苏青云皱眉:“债不及外嫁女,哥哥怎么能够让我来还债呢?再说三皇子压根也没有银子,我原本还是要靠出银子才能在三皇子府立足才能得到这个管家权,现在我问三皇子拿这么多银子,以后怕是在三皇子府半点地位也没有了。等我当上皇后那一天,你要什么便有什么。”

永安侯世子道:“先别说这当皇后不当皇后的话了,现在是丢房子丢地的事情,你可千万得想办法。”

苏青云看一眼永安侯世子道:“我纵然是想要顾及娘家,但是我也得顾及我在府中的地位,三皇子府还有一个汾阳郡主,我本来就立足艰难,这事情我不能管,就先把房子和地抵出去好了,等到日后我当上了皇后,再把这些东西全都给你们寻回来。”

永安侯世子一听这话,知道苏青云是不打算管了,连忙道:“你这个没良心的,什么等你当上皇后,皇上正直盛年,等三皇子继位你当皇后怎么也得十几年以后这十几年,我就要任人戳着脊梁骨骂了,得了我也不求攀龙附凤,你把银子还了就行。”

苏青云却根本不听径直也离开了大狱。

永安侯世子在后面开始骂起了苏青云没有良心,骂这本来就是为给她凑嫁妆才借的银子,苏青云如此这般真是狼心狗肺。

永安侯世子骂了好久,旁边牢房的犯人对永安侯世子道:“你这妹妹来也没给你带些吃的吗?这牢里的饭食也太过于难吃,还说能蹭你点吃的呢。”

永安侯世子这个时候才从生气里回神,发现他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

刚才只顾着生气,倒是一时忘了饥饿。

人家旁人家的家眷进来的时候,总是带些好酒好菜,这苏青云只一个人就过来了,自己这个当哥哥的这些年是白疼她了。

旁边的牢房的犯人又道:“就算她没有给你带饭食,她穿的那么富贵,想必也是该打点了这狱卒吧,若是打点好了,狱卒送过来的饭菜,也是能够见着肉的。”

永安侯世子暗怀希望,自己的妹妹不至于什么也没有给自己准备和打点吧。

到了放饭的时候,永安侯世子惊喜发现,自己的宝贝妹妹还真是啥也没干。

合着苏青云来大狱就是为了气他的。

苏青云回到了三皇子府。

今日三皇子是在汾阳郡主处歇下了。

苏青云黯然回到房间。

当初她就是为了能够长脸才带了那么多的嫁妆过来,没想到现在却因为这嫁妆如丢了这么大的脸,汾阳郡主之后不定要怎样的奚落她呢?

苏青云心烦意乱。

京城内。

因为今日上了京兆府尹,又有好多的百姓围观,永安侯府借银子不还这事情很快便传开了,不仅在百姓之间传开,在官员之间也传开了。

一个一品大员的妻子对这大臣说了说了这个事情。

第二日下朝之后,这位大臣便去皇上处,同皇上说:“现在永安侯府借了二十万两银子给三皇子侧妃做嫁妆,现在还不上银子,这个事情闹到了京兆府尹,已经是人尽皆知,这事情本是不该传到皇上耳朵跟前,但是因为当时三皇子也在场,旁人便议论三皇子不通情理。总归是对三皇子的名声有些不好。”

皇上一听勃然大怒:“这个永安侯也荒唐了,他没有银子便少给女儿陪嫁,哪有借银子陪嫁的事情,已经到了这步田地,无论是永安侯府还不上银子还是卖房卖地,都会牵扯到苏青云,都会给三皇子丢脸。给三皇子丢脸就是给皇家抹黑。”

“来人,传我口谕,让三皇子帮着永安侯把这二十万万两银子还了吧,别再这么丢人现眼了。”

三皇子接到了圣旨,简直欲哭无泪。

看来他还是要出去借银子,这要借就得和那些大臣们借,这些大臣们多少还会顾及脸面,不会问他要账,但是大臣们肯定要笑话他,他可丢不起这样的人。

但是三皇子实在无,法只好去找他的几个亲厚大臣借银子。

临出去借银子之前,三皇子又去了苏青云处朝苏青云发了一通脾气。三皇子嫌苏青云没钱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借钱带这么多嫁妆,现在搞的百姓在笑话他,父皇也生了他的气,他还要低三下四的出去借银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