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将二代求追读!

其实程咨跟孙权突然说起这些也是一时兴起,话音刚落就有些惶恐,但现在看孙权如此严肃认真,并和自己作此约定,心中不安一扫而光。

程咨身为独子,受尽程普宠爱,但同时也因此一直被父亲‘孩视’,这次程普上任庐江因担心程咨安危就将他留在吴郡也说明了这一点,在程咨心里,他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好让自己的名号以后不仅仅只是‘程普之子’这么简单。

新君即位就是一个好机会,父亲曾在自己面前提到过孙权现在颇为宠信年轻将领,但程咨因为对孙权有些偏见所以一直没有主动接触,而在今日相处之后,只觉得与孙权结交太晚。

这就是程咨说出那些肺腑之言的原因,表示自己诚意的同时,目的也只是为了让孙权适当的更有威严一些,增些王霸之气总归是好事,虽然这些话也可以说是自己的观点,但到了嘴边都变成引用父亲的言语。

少年人大多如此,即使自己悟出一些道理,也要假借权威之人之口说出。

程咨私下劝诫孙权的行为不能说是错,但政治上确实有些不成熟,不过孙权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对程普父子并无意见,敬酒一事也将心中仅有的对武将们那一点小小的怀疑彻底抹去。

虽说程咨在二代武将中不算是佼佼者,但胜在忠心耿耿,能力可以后天培养,忠诚却难。

说起身边这些名将之子,有一人不可不谈,韩义公在孙坚鞍前马后护卫,跟随孙坚四处作战,弓马娴熟、膂力过人,最后一世英名却毁在了自己的孩子韩综身上。

不知是否是因为缺乏管教,韩综没有学到父亲的半分忠勇,他在任时淫乱不轨,孙权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没有处罚他,可他自己作贼心虚,认为孙权总有一天会清算自己。

于是在父亲韩当死后,韩综认为再无荫庇,就带着母亲、亲属、部曲一共数千人投奔当时的魏国宗室大将曹休,后来又数次领兵侵犯东吴边境、杀害故国的士卒百姓。

将一生献给孙吴的韩当,最后在平叛丹阳不久之后就病死在任上,他的尸体却被儿子韩综带着一起投靠了曹魏,只为当作晋升之资,而韩当的女性家眷,即姐妹女儿们,也被韩综当作拉拢部下的工具许给了下属们。

幸好此时韩综才刚刚出生不久,孙权有的是时间来料理他,当然,如果真的本性难移,即使会引起韩当不满,自己也不会再让韩综出任要职,给他寻一个僻静之处,一生也就过去了。

至于行刺先兄的三个许贡门客自称是韩当士卒一事,孙权压根就没放在心上,只是考虑到要弄清当日酒宴详情,所以才命周瑜和鲁肃去向当日赴宴的韩当和黄盖二人询问一番。

先从这些自己比较信任的武将口中了解宴会详情,再着重调查那些在后来有‘降曹’行为的文士,迷药到底是何人所下也多半知晓了。

且说这边孙权和程咨道别之后,招呼周泰和吕蒙随自己回府,走到一半的时候孙权突然提到自己当时屏退二人,并不是因为什么家书,而是程咨有些密言要劝谏自己。

说完之后孙权笑着回头望去,周泰一脸的疑惑,眼神里分明表示这种事无需跟自己说,说来也怪,二人相处的久了,孙权竟有了能从周泰眼神中捕捉话语的能力。

瞥见吕蒙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嘴角微翘,孙权也安下心来,他本就是给吕蒙解释的,吕蒙内心敏感,很在乎别人是否看重和信任自己,孙权早知他性格如此,故而有此言语。

忙碌了整整一天,三人回府之后,孙权也让二人在自己府中客房住下,将军府虽大,却只住了孙权一人,除去侍卫和下人,空出不少屋室。

周泰和吕蒙也累坏了,再加上自知推辞无用,就在将军府住下,到了第二日,孙权自己在屋内记录着这几日的听闻,让吕蒙去询问周瑜和鲁肃二人进度如何。

自己尚未想好如何调查顾徽,吕蒙已经回府了,周瑜和鲁肃二人也与他一同返回了将军府,孙权询问过后,得知他二人雷厉风行,当日宴会之后辗转黄盖和韩当两处,也问清了宴会事宜。

几人入府之后,孙权想了一下,吩咐吕蒙前去陆逊那里询问调查进度,如果顾徽那边陆逊也已经问过,那就不必等到明日了。

吕蒙走后,孙权和周瑜、鲁肃二人讨论起当日宴会,基本与孙权探听的情报一致,略有些不同的是,宴会时黄盖和韩当在与孙策饮酒时,也是程普抱着酒坛给双方倒酒。

这倒是有些喧宾夺主,一向沉稳的程普做出这种举动很是失常,直到同样老资历的朱治板起脸说了几句,程普才略微收敛,闹的颇有些不愉快。

虽然程普言语举动有些异常,但在和孙策饮酒时却是实打实地抱着酒坛去倒酒,众目睽睽之下不可能给孙策酒盅内下入迷药,除非早在酒坛中置药,但若是如此赴宴众人也都会被迷药影响,事后势必暴露。

如此看来,仍然是事先已经倒好酒,持两盅酒向孙策敬酒的文士最有嫌疑,完全有机会私密地趁别人不注意,将迷药置于酒盅里,等到敬酒时将事先倒好迷药的酒递给孙策。

而这位文士,多半就是与孙家利益有着根本冲突的顾家顾徽。

孙策在那段时间每次宴罢,都会出城打猎,顾徽将迷药下好之后,宴中通知许贡门客于孙策打猎处埋伏,这才导致孙策遇刺身亡。

即便嫌疑人已经确定,但此事仍旧疑点重重,比如顾徽在宴中临时通知许贡门客是否来得及、孙策打猎地点一向隐秘顾徽是如何得知?

几人又商议了许久,仍不知从何处下手,只能等待陆逊能否从顾家那里得到什么关键信息,好在此之后展开行动。

既不能对顾家打草惊蛇、又不可旷日累时与顾家僵持不下,在对待吴郡顾氏的态度上,众人心中想法出奇的一致:

蛰伏蓄势,一击必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