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知识产权转让?

华夏五千年,不但英雄辈出。巾帼女子也不少。其中也包含了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三娘教子这种极具寓意的重视家风的故事。

但王容的妻子朱氏。那堪称反向称王的先驱者。凭借着一手刻薄和残忍。硬生生的将一个养子送进了《二十四孝》另一个亲儿子送进了《二十四悌》的杰出仙女代表。

光是以她为中心,就衍生出了俩个成语故事。“卧冰求鲤”和“王览争鸩”

很多人知道卧冰求鲤的故事,讲的是虐待王祥的后母朱氏生病,有一天想吃新鲜的生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只好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有两条鲤鱼感王祥孝心。破冰而出。这才让后母吃到了新鲜的鲤鱼。

但很少有人知道卧冰求鲤的后续,就是卧冰求鲤的后续故事——王览争鸩

人王祥都卧冰求鲤了。这么大孝心,那之后他后母后来应该也对他很好吧!其实完全没有。该咋虐待,还咋虐待。

这故事教育我们,你都这么大孝顺了还不管用,碰上这种后妈。能拔氧气管的时候千万别犹豫。

后来王祥渐渐在社会上混出了好名声,官也越做越大。朱氏又嫉妒了。打算下毒毒死他,但是朱氏虽然歹毒,但生了个德行和王祥一样高尚的儿子的王览。

知道母亲要毒死大哥。吃饭时一把抢过那毒酒就要自己喝了它。朱氏只好又抢过那毒酒倒了。这一闹。又把亲儿子送进了二十四悌之一。作为兄友弟恭的典型宣传了

见着现在朱氏的手牵着王祥,王祥也很亲近这个后母。现在看来,朱氏对王祥态度的转变估计就是因为亲儿子王览的出生才转变的。

虽然很同情王祥的遭遇,但可惜的是这时王览还没出生。而王览还是书圣王羲之的曾祖。

江遥重新坐下后,王容才说出了请见江遥的真正目的。

“素闻校尉农耕之才举世难寻。我与郑公信中交谈之时郑公每每赞不绝口。之前校尉追随刘府君于平原,后随府君驻小沛。这一县之地。校尉一人之力足以。如今刘府君领徐州牧,徐州五郡国,辖六十二县。不知校尉还欲以一人之力治理吗?”

王融一开口,就说中了关键。江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主管粮草农耕的,之前跟曹豹,许耽,吕布勾心斗角。忘了培养这方面人才了。徐州一个大洲,自己跑死了也忙乎不过来。

“多谢家主提醒,不然在下几乎误了大事了。”

江遥诚心诚意的感谢道。

“不知校尉打算如何处理此事?”王融又问道

江遥确实是刚反应过来,但是这种事王家特地派找自己来。肯定不会是专门只为了提醒自己一句。

“此事是我疏忽,不知家主有何良策可以助我?”

“无他,校尉为何不将胸中所学写于竹简之上。着作成书,让郡国各地研读,依书治理。此乃乱世。农耕是一州之本。校尉着述。往小了说,可以帮助府君平一州之事,往大了说,可以在这乱世。不知多救活多少性命。”

“家主是要我,着书立说?”

“正是!校尉岂有意乎?”

这一点其实江遥从来没想过,一方面是自己没空。现在正在战争的最关键时刻。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农耕。一贯是实践知识远远大于理论知识的。

“农耕一事,在下确实颇有心得。但是此事,多有难处,在下年少。没有着述的经验,另一方面,无有此等闲暇。何况,农耕历来讲究口传心授。有些东西只有自己动手方有体会。在下也不知如何将这种心得写于纸上。”

江遥对这件事毫不隐瞒,将难点一股脑的全说了。

听到江遥如此说,王融抚须思索了一阵,又开口说道:

“在下有一个提案,倒是能解决此事。我王家在此繁衍数代,分支众多,我可从子弟中挑选一些追随校尉以供差遣。校尉在旁指点。再由他们将此编辑成册。不知可否?”

这话江遥听明白了,着述的事让他们来。那不就是知识产权转让吗?江遥并没有什么多大抵触。他又不想当什么大文豪。他们图这个虚名。但江遥可一点不在乎这个。

何况以王家的人才储备。白嫖了十几个资质甚佳的子弟给自己打下手。甚至借此事让刘备跟王氏一族搭上关系。这些现在明明白白的实惠还是现在最在乎的。

但是就这点好处就要我转让自己吃饭的家伙,卖的可就太便宜了。

“甚佳!但还有一事请家主相助。琅琊郡刚被臧霸等人蹂躏。若要以最快速度治理。只能请家主相助。还请家主让族中子弟应刘府君之请。出任琅琊国相。协助治理琅琊。”.

江遥趁机开口道。铁了心要把王家拖下水。

一个小小的琅琊国相,对于早就出了几任太守和刺史的王家而言。根本看不上。家主王融更是朝廷招他都不搭理的。

刚一见面就要这么个大族举家投靠刘备也一点都不现实。只能是是接着帮助的名义,扯上些交情。

王融答应下来。让族弟王典出任彭城国相。双方心领神会的达成了这笔无声的交易。江遥将农耕心得的知识产权转让给王家。而王家要帮助刘备把琅琊治理好。

江遥在王家住了下来。江遥将此行的成果写信汇报给刘备。等到刘备收到后,很是满意。一方面请王典先去琅琊治所开阳上任处理政事。还不忘了以徐州牧的名义,向朝廷举荐王典为琅琊国相。让朝廷正式任命。

小住了一段时间,期间也有不少士人来王家拜访。王融也总会介绍江遥给他人认识,以郑玄高徒的名义。

等又过了几天,答应的子弟也应家主之名,来到了主家。由于现在王家并不想跟刘备扯上太多关系。诸多子弟都是从旁系中找。共二十五人

江遥见到他们,最小的十六七岁。最大的三十六七岁。最大的那个叫王宽。是王融父亲小妾生的儿子。

血缘上算是王融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这种家族中。小妾的孩子。地位高不到哪去。幸运的是不知道是不是王家基因优良。这一辈的兄弟也是兄友弟恭。王宽的待遇其实也很好。尤其受到的教育程度远远大于其他家族的分支子弟

从他的年纪来看。他毫无疑问就是负责写书的那个。负责着书立说,而且这种写出来肯定会被各诸侯广泛应用的农耕着作。着作者的地位一定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这样的好差事,王融交给他。不由得他不更感激王融。而其他的旁系子弟,王家分支众多。有的甚至早已没落。王融也不忘了将分支中聪明的孩子召集起来,打包卖给刘备。

就是让他们跟在刘备手下江遥学习本事。要是刘备的地位越来越高。江遥的地位也一样会越来越高。他们的前程也就跟江遥绑在一起。

在为来的许多年内。这群人也确实是江遥负责农耕时可差使的有用力量。对旁系都如此照顾,难怪未来这个家族在东晋成为第一家族。王与马共天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