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落日余晖!匈奴骑兵的到来

棉花都可以摘了么?知道这个消息后,霍光心中小小的惊讶了一会儿。

总感觉还是前些天才跟汉武帝提的建议要种棉花!

没想到。

转眼间就到了采摘棉花的时候了。

看着眼前身材傲人的颜玉,霍光点点头,笑道:既然已经吐棉了,自然是可以采摘的。嗯...算了,今日无事,去看看也无妨。

那...路还挺远的。颜玉有些尴尬地用目光瞥了眼霍光新的马车。

这眼神。

似乎是在询问,可不可以用马车搭载她一同过去。

大农令颜异乃清廉之官,一般通行工具就靠两条腿,连马车都没有。

比之御史大夫张汤,还犹为过之。

御史大夫家里,好歹还有一辆破破烂烂地马车呢!

看到颜玉姑娘这个样子。

心里也是不免一阵吐槽,好歹是三公九卿中的大官吧,怎么都不配个马车呢?

想到这里。

霍光摇了摇头,对着比自己还要大上三四岁的颜玉说道:你要是不嫌弃,忍受一下,坐我马车过去可行?

颜玉当即说道:若能乘坐霍议郎的马车,自是再好不过了。

见此。

霍光便笑着说道:好,那我扶着你上去。我这马车底盘要比其他马车高些,你踩稳了。

嗯。

颜玉密不可闻地哼了一声后,随即便在霍光的帮扶下,上了马车。

随后。

霍光也一同上了马车。

在汉朝能有一辆自己的马车,除了钱财之外,还需要一定的身份地位。

尤其像是在长安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

马车内。

霍光与颜玉对向而坐,看着颜玉那凹凸过致的身材,真忍不住想问问这大农令颜异家里平常都是吃什么的。

不过话说回来。

颜玉的身材虽好,但是论颜值,是要差董薰与桑美人一些的。

瑕丘江公家的江婉秋,也比颜玉要美上一些。

但总体上来说。

也还是个美人,只不过没有那般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罢了。

霍议郎一直盯着我脸上看,是我脸上有什么东西么?颜玉发现霍光一直盯着自己脸上看,心中微微有些愠怒,便故意这般出声问道。

可霍光是个脸皮够厚的主。

加上对方坐在自己马车内,他不觉得自己这叫偷看。

对向而坐!

那叫正常视线,没理由自己坐个马车,还得转过脖子扭着,让自己难受吧?

当然。

心中想是这般想,嘴上肯定不会这帮说的。

当下。

霍光便直接转移话题道:颜小娘子的脸上纯洁无瑕,自是没什么脏东西。本议郎也并非是故意盯着你看,只是好奇,你怎么知道我住在酒楼这边,还来这里找我?

颜玉当即回道:我先是去了一趟大将军府,打听到你已经好久没有回大将军上住了。

那个,大将军的公子,宜春侯卫伯说你在这里。

我才过来这边看看的。

原来是卫伉说的,怪不得这大妮子知道自己住在此间乐呢!

霍光点了点头。

随即。

他又接着问道:大农令平时要照看着盐铁官营的事情,分心不暇。有一次他跟我说,棉花大部分都是你在养着。

噢!

对了,棉花就是白叠子

这育种田的棉花,你养着可有什么心得?

与桑美人这样有着商人家族背景的大小姐不同。

颜异身为大农令,为官清廉,事必躬亲去做。

听说!

其原配夫人过世后,颜异便无再娶一位的想法。

毕竟清廉官吏,家中无油水可说。况且年纪还一大把了,哪个女人会愿意跟这样的人生活呢?

人都是很现实的。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颜玉。

虽说出身于官宦世家!

但是实际上也与普通庶民家的子女一样,很小就开始做着家务活,甚至替颜异分担了不少他这个大农令需要承担的事情。

简而言之。

颜玉是个很能干活的女人。

没办法。

清廉官吏,对朝事认真负责,对百姓也好。

但事不能顾两头。

对自己家人,就会差了很多。

颜玉听到霍光的问话,便直言不讳地说道:霍议郎,我觉得你说的打模具种植方式,我觉得会不会有些繁琐了。汉朝的土地没什么区别,能直接种植。

你的所谓模具,似乎有些多此一举。

当然,这话说的有些冒昧,还希望霍议郎不要介意。

看着如此直接了当说自己种植棉花方式有问题,霍光也是无奈耸肩。

后世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方式,怎么可能有问题呢!

随即。

霍光便为颜玉解释道:棉花这东西,幼时像人一样,娇气的很,直接种植不易于萌芽阶段生长。

颜玉姑娘若是不信。

来年可用棉花种子尝试一下,一方直接种植地里,一方打模具种植即可。

颜玉听后,忽然噗嗤一声笑了,说道:娇气?像人?霍议郎说话的方式,可真有意思,哪有把农作物比喻成人的,它们又没有生命!

没有生命?那为何会开花结果,生长凋零呢?霍光淡淡地反问了一句。

而这一句话问下。

颜玉也是皱着眉毛半天,最终只能是叹气道:我也不知道,可能霍议郎说的对吧!

霍光自是老神在在地说道:不是我说的对,而是天地万物,皆有生命!

......

......

两人在马车中说说笑笑,后面逐渐熟络了起来,便没原先那般拘谨了。

而谈笑间,马车已经抵达棉花种植的育种田里。

看着一大片棉花果子都已经干裂,吐出了白白的棉絮,霍光心情大好。

若是来年将种植规模扩展到整个大汉朝,届时收获地棉花会帮助汉朝子民度过严寒的冬天,人口数量也会大幅度上涨起来。

颜玉这时走到霍光身边,手指着这些棉花问道:霍议郎,你看现在这田地里的白叠子已经是这个情况了,能采摘了么?

当然可以采摘!霍光点点头后,又环顾四周,却并没有发现颜异的身影,当即便跟颜玉问道:大农令呢,你父亲他人去哪了?不是说喊我过来么!

颜玉闻言,便歉意地说道:父亲说晚些时间过来,现在盐铁官营的事情还没处理好,加上遇上秋收,各种稻谷粟米小麦等等问题又多,一时间抽不出身来。

好吧!

大忙人一个。

霍光心里正感叹着,这时颜玉塞给他一个篮子状竹编筐,说道:霍议郎,时间还早,我们先采摘些白棉吧!

哈?要

我采摘?霍光对着颜玉一阵打量,然后低声吐槽道:你要本议郎采花可以,采棉还是算了。

颜玉不懂采花的含义,见霍光拒绝,便也不再要求霍光陪她采摘棉花。

只自顾自地下了棉花地里,开始采摘起来。

霍光就蹲在旁边看着。

这采摘棉花,可是个简单而又辛苦的事情。

没必要去做。

而这颜玉的确很能干活,两个竹筐,很快就装满了,费力的拎到霍光身边,说道:霍议郎看看,这白棉成么?

成,当然成!

霍光淡淡一笑,从竹筐里拿过一个团棉花,叹气道:采棉还好,问题是如何把里面的种子从白棉里剥出来,不好办啊!

颜玉顿时皱眉,问道:霍议郎也没有办法么?

没有!

霍光叹气一声。

这个。

他确实没有好的办法,毕竟前世,种植的棉花都是直接送机器里碾出子来的好像。

见霍光这般,颜玉不禁笑出声来,说道:啊,原来还有霍议郎解决不了的事情,我还以为你什么都能解决呢!

我解决不了的事情多着呢!霍光瞥了颜玉一眼,却见对方耳廓边有一只虫子在往耳洞的方向爬去,想必是采摘棉花时爬上身子的虫子。

当即。

霍光便下意识地伸手去抓。

只是颜玉见霍光伸手过来,以为他要做些什么,当即有些抗拒地想往后躲。

见此情景。

霍光便厉声呵斥道:别动,你身上有个虫子,我给你捉了。

喔喔...

一声呵斥下。

颜玉倒也真的不动了。

于是霍光很轻松地替颜玉摘下了这个虫子,同时也为了自证清白,放在颜玉眼前晃了晃,说道:诺,差点爬你耳孔里了。

噢噢。

颜玉似乎被霍光刚才那厉声呵斥给吓到了,有些呆呆地吭了一声。

不过。

她倒是也不怕虫子。

毕竟是大农令颜异的女儿,怎么可能怕虫子呢。

说来也巧。

大农令颜异刚好在这个时候走了过来。

而刚才!

他听到霍光对自己女儿厉声呵斥别动,现在又发现对方捏着个小虫子展示给颜玉看,顿时皱起眉毛,吭哧一声道:咳!霍议郎干什么要拿着个虫子,吓唬我女儿呢?

啊?

大农令说他拿着虫子吓唬颜玉?

什么鬼!

霍光随即扔掉了手中的虫子,动了动喉咙,想着解释一下。

这边。

颜玉却先替他解释道:没有,父亲,霍议郎不是吓唬我,而是刚才我采摘棉花,有个虫子跑我身上,霍议郎替我拿下来的。

身上?

大农令颜异的眉头,明显蹙地更紧了。

颜玉见父亲想到一些不该想的地方,连忙辩解道:不是您想的那样。

然而。

秋收季节的大农令,哪有时间管这个,便摆了摆手,道:为父又不是没有少年时期,你们想什么我能不知道?罢了,总之,不要逾越规矩就好。

霍议郎,该说正事了。

这白叠子从种植到采摘,已然可以适应大汉的土壤。

这是不是说!

明年可以全国推行种植?

推行全国种植?明年?

可以倒

是可以!

但还需要谨慎一点,随即霍光开口道:明年的话,进行全国试点吧,包括那些郡国也不例外。试点方案,就跟长安这区域的棉花,采用同样的方式。

我们现在知道长安城温度,和各地的土壤是适合种植棉花的。

但温度条件还不知道。

我汉朝疆域辽阔,各地温差不同。想必大农令也很清楚,温差对于农作物种植,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开始。

霍光对于棉花的培育种植便是三年。

第一年!

长安城小范围种植,尝试。

第二年!

整个大汉朝全国试点。

第三年!

摸清各地种植环境差异对棉花的影响后,再因地制宜,对棉花进行不同方面的种植方式改进。

大农令听完霍光的话,顿时皱着眉头,疑惑道:你刚才说,棉花?

噢,棉花就是白叠子,我取的。我觉得棉花比白叠子听起来,更好听一些。霍光很是厚颜无耻地说道。

但颜异毕竟不是现代人啊。

听霍光这一忽悠。

他便也信了,甚至还点了点头,说道:棉花听起来,确实比白叠子好听。

而且。

刚刚霍议郎分析的,也很在理。

这样,白天事忙,晚上霍议郎来我府上作客,我们边饮酒边谈论此事,如何?

晚上么?他倒是没什么事!

索性。

霍光便拱手回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颜异点了点头,后面开始派遣着大农令下属吏民们,开始采摘棉花作物。

虽说是试验田。

但汉朝地广人稀,这片棉花地又离得长安城很远,所以圈地很大,种植的棉花很多。

而且。

像这样的实验田地,一共圈了三处。

秋收季节。

大农令手下调配的吏民本就不多,这采摘棉花方面自然缺了不少人手。

三处田地!

只采摘了两处,天色便已然黯淡了下来。

而在彼时彼岸的西北边境区域,汉朝子民们也在忙着秋收。

虽然今年旱灾严重。

但不代表所有西北区域都颗粒无收,甚至有些旱情不严重的地区,在阳光充足条件下,谷物的生长还较往年更为饱满一些。

一些老农们,带着自家娃娃、妇人在田地里忙着秋收或者耕种。

秋季的天。

残留着夏日的灼热,所以一些聪明的老农,会等到傍晚时分,趁着灼热褪去,天色未黯抢着秋收。

按理说!

作为大汉朝边境区域最大的隐患——匈奴人,已经被英明神武的大汉皇帝刘彻,派遣军队赶到了漠北深处。

漠南已无匈奴人的王庭。

所以。

他们丝毫不担心,会有匈奴人的骑兵抢他们的粮食。

只是?

真的是这样吗?

这些忙着抢秋收的大汉子民们,并没有人注意到。

那落日的余晖下。

一队队腰间挎着弯刀的匈奴骑兵,脸上露出狰狞的表情,毫无顾忌地向着秋收的汉朝百姓,劫掠而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