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少年愿意为大明出力吗?

地势坤,君子当自强不息!

杨宁咬着牙笑。没有想到,自己也有被人当成灾星的一天。

君子当自强不息啊……杨宁长叹一声,发现自己终究还是一个凡人,躲不过名利场。

忽然,另一个蜡黄脸色的卫兵期待道:“这次海龙帮出海,不知道能不能捞一点回来?他们总是很大方的,若是能够发一笔,咱们今年就好过了。”

方才还嘲笑杨宁的卫兵警惕的看了众人一眼,低声呵斥道:“大白天的说这个做什么?海龙帮如今起来了,就算人家吃肉,你也没有汤喝!你说个什么?”

年轻的不服气道:“胡说,上次海龙帮不是给了咱们两百个铜钱么?”

年老的想必是恼羞成怒,忘了方才还说年轻人不该说。

“你知道什么?那时候陈达和他们还有关系。如今陈达自身难保,海龙帮,凭什么给他们钱,给咱们钱?小六子,你这脑袋都怎么长的?这么显眼的事情都看不清楚?”

杨宁听得哑然。走了一个海商,来了一个海龙帮。看来只要人心还有贪欲,这海上就禁绝不了了!呵呵,真有意思!

他摇摇头,心里有些不高兴。

打压海商,是为了朝廷开海商做准备,你们现在将肉吃完了,朝廷没有收入,怎么会开放海禁,就连自己的扶桑势力也必然受到极大的压制!

做生意的人呢最厉害的是眼睛,看准时机,低买高卖,渐渐发家。

这也是为何朱元璋很是厌恶商人的缘故,没有任何投入,只是靠着嗅觉就能发财。

长此以往,人人都去投机取巧,谁去种田?谁去织布?谁为大明做贡献?

“古怪,这海龙帮怎么出来的?怎么出来就这么狠?”

杨宁有些不明白。

不管是厚积薄发的帮派,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家族,绝不会这么高调!

可海龙帮还就这么做了!真是奇也怪哉!

那么我该怎么游历呢?

说实话,杨宁一点头绪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谁生下来就知道怎么做的?书上只说行万里路,可没有说怎么行万里路,这才是秘诀!你走一万步一点收获都没有,别人就很有收获,这就是区别!

杨宁没有老师,也没有朋友,就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分身,什么经验都没有。这可怎么办?

苦心人天不负!

很快,机会就来了。

就在杨宁踌躇的时候,有个员外爷打发了家丁过来。

“这位书生,我家老爷问你,你不去京城考取功名,在这里留恋做什么?是因为没有钱财,还是因为行路困难?又或者没有人引荐?我家老爷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来人青衣小帽,只是一个下人,但是风度翩翩,修养极好,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贵公子。

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家教?简直不可思议!

这是杨宁第一次遇到正经的世家。

他挠挠头道:“老实说,小生确实遇到困难了。老师只叫我行万里路,却没有跟我说怎么行万里路,所以为难。”

他实话实说,确实不知道。

青衣小帽的小人一愣,随即轻笑起来。

那种笑,不是笑话的笑,而是很欣赏的笑。

“原来是一个憨直后生。我家老爷最喜欢这样的诚恳君子。不知道书生有没有空,去见一见我家老爷?”

见不见的,我不闲着么?杨宁一想,那就去吧!“相请不如偶遇。倒是一个缘分,只怕惊扰了贵主人!”

杨宁咧嘴笑,一口大白牙,显得更加的诚恳起来。

那下人笑了笑,没有回应。只要你答应就好。

很快,杨宁就被带到了春风得意楼。“春风得意?这名字倒是有意思!不知道这家的主人,是不是也春风得意。”

杨宁笑了笑,跟着下人去见了他的主人。

他的主人在一间雅间等着。这些员外爷啊,是不会在破烂的地方待着的。那丢人,会叫别人看轻自己。

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什么都可以丢,人万万不能丢。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此人,不是个胖乎乎的员外爷,倒像是一个读书人,身上那种书卷气息怎么也遮盖不住。

杨宁见了,立刻道:“原来是前辈相邀,学生杨慧,见过前辈。不知前辈高姓大名。”

这话取巧,叫那人很是高兴:“老夫王启年,以前也是一个童生,只可惜,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奔波。叫前辈,可就担不起,担不起啊!”

他呵呵的笑,小欧让很是开心。是人都看得出来,人家叫他前辈是多么的满意了。

“前辈就是前辈,哪里那么多说法?呵呵,前辈,晚生才出来,不知道该如何行万里路,不知前辈何以教我?”杨宁眉毛一挑,试探他的来意。

千万别以为古人愚蠢,或者读书人愚蠢。谁也不是要柴米油盐呢?

老头想了想,一发就说明白,反正此人人生地不熟,不怕他说出去。

“也罢,既然后升为问起来,我也不瞒你。”老头示意杨宁喝茶,这才缓缓说道:“老夫王启年,若是后生在福州待过一段时间,应该知道,当年的王家还有沈家,也算是风云人物。”

“如今王家也是庞然大物。”杨宁笑道。

和以前比,你们自然觉得不行了。可是和百姓比,你们是什么?你们就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人物啊!真是人心不足!

“不比从前啦!”王启年狡猾的笑笑,道:“不过,最近海龙帮要出海,需要一个认识字的,总是找不到人。不知道后生愿意不愿意?”

读书人,身家清白,见识不多,还很年轻,真好,真好。

杨宁沉吟一会,脸色为难道:“可是,可是老师只说要行万里路,却没有说要走海路啊……”

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王启年越发的满意。道:“海外疆土,也是我大明疆土,怎么能让外人来去纵横。要不是天师慧眼,老夫连这点都不明白啊。少年,你愿意为大明出一份力吗?”

明明是一个私企招工,在王启年嘴里,却变成了为朝廷做贡献。这张嘴,真能说啊!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