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节:司令部(二)

张同敞是张居正曾孙,内政能力尚可,之前奉命总督广西各路兵马兼督抗清军任务,在西南等地也很熟悉,想要再西南等地有发展,就必须要把他拉拢过来,为此秦楚和麾下一群将领商议怎么拉拢张同敞。

陈邦彦告诉众人,张同敞一颗拳拳爱国之心,这点不用质疑,和瞿式耜私人关系非常好,秦大人又是瞿式耜门生,可以从这里切入,以都是瞿式耜下属势力来拉拢张同敞。

张家玉认同陈邦彦意见,但他认为仅有这些还不够,张同敞支持的是真正抗击鞑子的势力,只要在柳州府和庆远府两地做出秣马厉兵,反击鞑子的姿态,张同敞会诚心诚意帮助。

秦楚对张家玉这点意见点点头,张家玉说到重点,张同敞真正支持的是抗击鞑子势力,为了得到张同敞支持,秦楚决定在明晚拜访张同敞,并且带上陈邦彦和张家玉去张同敞府邸。

秦楚先让宁二去张同敞府上,转告张家,他明天晚上将来拜访,张同敞正在府内迷思苦想,脑海里还是袁彭年的影子,真没有想到袁彭年竟然是三姓家奴,从大明投靠鞑子,又跟着李成栋暗中投靠东瀛人,实在是识人识面不识心。

突然,卧室门被推开,下人进来和他说道:“老爷,秦总督府上来人,说是明晚秦总督来府上,和老爷一起晚宴。”

张同敞立马战起来,和下人说道:“嗯,转告秦府,就说欢迎莅临,你们也赶忙去准备,秦楚来我这里,定是有重要事情,快去快去。”

张同敞忙着准备招呼秦楚,之前都是他去秦楚府上蹭吃蹭喝,这次可是秦楚第一次来他家,可要好好准备准备,和张同敞不同,在柳城另外一位大员,堵胤锡带上家兵向秦楚告辞。

他要去贵州,拉拢大西军残部抵抗鞑子和东瀛人,为此秦楚特意下令第一师全程护航,堵胤锡临别之际,和秦楚说道:“秦总督,大厦将倾,为人臣子,需顶天立地,堵某今日去贵州,为天下大定。”

秦楚对堵胤锡的品德很是崇敬,和他说道:“堵大人,不问前程和凶险,这一腔碧血实属我辈楷模,秦某遥祝大人一帆风顺,后会有期。”

在柳城一个平凡的清晨,堵胤锡和秦楚就此别过,秦楚目送堵胤锡一行人离去,和部将说道:“堵大人,为大明赴汤蹈火啊。”

众人也是纷纷点头,对堵胤锡很是敬佩,秦楚感叹后,继续下令各军加强备战,操练新兵,他也带着侍卫去拜访在柳城下榻的本土势力。

在柳城最大的客栈,居住着庆远府和柳州府本地宗族势力代表,这些宗族势力把持着柳州府和庆远府的基层政权,在朝廷和军队看不见的地方,都有他们的影子,对秦楚而言,他们既要拉拢,也要打压,非常考验秦楚的本领。

秦楚信步来到客栈,刚刚抵达客栈,就看见一列士兵在游走,这些士兵都是第一师将士,第一师驻地是柳城,城中武装力量基本上都是第一师将士。

负责保护宗族代表的是第一师一旅二团,团长是左昌,他看见秦楚带人往这里来了,连忙带领部下过来接应秦楚,秦楚也远远看见左昌,左昌正处于发育年龄,个头超过吴茂,这个吴茂也是,大半年身高愣是不动,吴茂自己也没办法,身高这东西,比不过就是比不过,他站在秦楚后面,看着比他高半头的左昌,满是羡慕。

秦楚看见左昌部下军容整齐,点点头,左昌率先说道:“末将恭迎大人。”

秦楚问左昌,在客栈的这些人可好,左昌努了努嘴,不屑说道:“大人,这些人都是道貌岸然之辈,住在客栈里,整天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有的人还认起亲来,说是他的儿子娶了另一个人的侄女,好不热闹,在外人看来,客栈内部其乐融融。”

秦楚眼神里闪过一丝丝恨意,这些宗族势力代表都集中到柳城,有利也有弊,他问左昌,多这些宗族势力可有了解,左昌比以前成熟多了,他对居住在客栈的宗族势力代表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

在这些人入驻客栈的时候,他就做好登记,把他们来自哪里,村庄具体位置都摸得一清二楚,有一个二愣子拒绝回答左昌的问题,左昌也不发火,而是一刀劈在二愣子脚下,差点把二愣子劈成二公公,左昌这一刀吓唬住其他人,秦楚诚心邀请他们到柳城,可是左昌作为武装军队,该狠的时候还是狠,这让宗族势力代表和本土势力清晰认识到,秦楚才是柳州府和庆远府的统治者,

他们能被秦楚客客气气邀请到柳城聚会,是秦楚作为统治者的权利,而不是秦楚求着他们来的,在左昌横蛮之下,宗族势力代表进入客栈后,都老老实实在客栈吃喝拉撒。

只是没过几天,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攀附权贵,因为秦楚和他军队都是外来者,在当地虽然招兵买马,但当地将士在军中位置不高,营以上将领基本上都是外来将领,本土将士也基本上驻扎在城外,或者是在地方城池,这些人没能够攀附,于是就内部认亲。

柳州府和庆远府不大,但却因为地形等原因,府内百姓来往并不密切,也就近一点村子有来往,远一点的基本上不认识,这些人大多并不认识,可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总还是能够攀上关系,在客栈居住的这些时间,竟然都彼此熟悉起来,想要联合起来获取更多权力,左昌对这些人卑劣行为很是不齿,此时秦楚问其他,他就把这些人在客栈的行为向秦楚一一禀报。

秦楚问左昌,这些人之中可有当地大户人家,左昌闭上眼睛,想了一会,迅速和秦楚说道:“大人,这些人大多是附近十里八寸的族长,村落也不大,大的村子有百余户,小的村子只有数十户,如果不报团,基本上不成气候。”

。手机版网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